中国日报网北京4月27日电 4月27日下午,以“共建‘一带一路’ 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中国日报社第六期“新时代大讲堂”在北京语言大学开讲。中宣部国际传播局局长赵建国受中宣部领导委托致辞。以下为讲话全文。
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参加中国日报社主办的“新时代大讲堂”。
此次大讲堂活动是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胜利闭幕之际举办的。在26日的开幕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6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指明了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的实践路径,宣示了新时代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第二届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此次论坛,有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共襄盛会,其中,外方领导人参会人数由第一届的29位增至37位,外方总体参会人数也比首届有很大提升。
今天的大讲堂活动,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与高峰论坛主题相呼应,与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大势相契合。利用此次机会,我想和各位同学、各位朋友交换一点意见和看法,与大家分享。
第一,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凝聚共识。“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这里我先引用媒体上经常报道、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组数据,如:中国与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4份合作文件,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8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近30万个就业岗位和20多亿美元税收,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这里,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个小故事。3年前,央视摄制组到巴基斯坦拍纪录片,看到一个小女孩儿正在路边就着夕阳赶作业,大家都很心酸。今年,我们的摄制组再赴巴基斯坦,看到那个小山村因为中巴经济走廊项目通上了电,孩子们可以在家里的电灯下做作业了。正是因为能够很好地造福当地民众,“一带一路”才能获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信任票,释放出越来越强大的感召力。
第二,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智库参与。我注意到,今天的大讲堂吸引了不少智库和学界人士参加。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惠及全球的事业,需要各国智库汇智聚力。现在,智库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方面军。前天,在我们举办的高峰论坛“智库分论坛”上,来自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古丽纳拉女士向大家介绍,她在自已大学报告厅聆听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后,组建团队开展“一带一路”研究,从而为哈萨克斯坦盛产的小麦打开了通往东南亚市场的大通道。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大家都很熟悉,他曾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他将深圳经验“平移”到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建设,目前已吸引全球83家企业入驻,创造就业岗位1.3万个。埃塞俄比亚被称为学习中国经验最成功的国家,也是东部非洲经济最有活力的国家。这充分表明,智库在共建“一带一路”事业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第三,共建“一带一路”需要青春力量。我看到,台下在座的都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年轻面孔,有的是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有的是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这使我想到,“一带一路”鉴往知来,源于中国,惠及世界。不久的将来大家都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这里我再跟大家讲一个中国元首与外国中学生的故事。今年3月,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前夕,国立罗马住读学校校长雷亚莱和8名高中生致信习主席,表达了对习主席到访的热切期待和致力于意中友好事业的良好意愿。习近平主席回信勉励他们,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成为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一带一路”建设是百年大计,需要后继有人、继往开来。你们青春正好,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同时也正面临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相信你们能够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
中国日报社主办的“新时代大讲堂”,为相关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与青年群体的思想碰撞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已经举办的5期情况看,各方面反响很好。此次大讲堂,乘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东风,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开展交流互动,分享共建“一带一路”的思想智慧,具有特别的意义。我相信,本期“新时代大讲堂”一定会圆满成功,取得预期效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