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证便民、优化服务,教育部发布《关于取消一批证明事项的通知》,清理取消29项证明事项。包括部门规章设定的10项证明事项,部门规范性文件设定的12项证明事项,以及经地方、基层反映,实践中还存在无明文规定但在部分地区或学校实施的7项证明事项,其中,贫困生证明一项被取消,引起了广泛热议。
贫困生证明是指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时需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证明的环节,它的设立初衷,是为了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识别出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不可否认,该环节曾经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在实践操作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有的地方要求学生亲自跑一趟,对学生来讲既是经济负担,也耽误学习,贵州某地就曾出现学生跑7次都未办成证明的极端案例;另一方面,某些人开具证明没什么难度,有一些不贫困的学生也手握贫困生资格,导致真正的贫困生反而被排除在外。综合来看,单纯以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为依据已不现实,取消它符合“减证便民”的政策导向。
取消贫困生证明之后,只需要申请人进行书面承诺,看起来门槛降了,人人都可以申请了,但必须指出的是,取消证明并不代表不需要认定了。相反,这对如何做好认定工作提出了更多考验。须知,精准认定才是校园奖助工作的核心环节,只有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让浑水摸鱼的人无从伸手,资助款项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从这一目的出发,单纯依靠贫困生证明固然不对,诸如高校“竞选贫困生”,由贫困生发表演讲“晒贫困”,就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在某些高校,甚至出现了“先来后到、轮流享受”“领导微调、特殊享受”,毫无疑问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种种情况,愈加显示出精准认定的重要性。
那么仅凭个人书面承诺,如何排除主观因素,客观准确地掌握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呢?可以从其生活入手,划出具体维度,这方面,已经有不少高校进行了探索。比如南京理工大学对全校在校本科生的饭卡刷卡记录进行数据分析,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消费不足420元的,被列为受资助对象,不用申请和公示就可以拿到补贴款。西安交通大学也搭建起学生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构建了一套困难生认定和量化资助模型。这里要注意的是,数据固然是可靠的,但也不能唯数据化。总之,要主客观结合,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精准识别、精准认定、应助尽助。
教育部多次强调,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决定资助政策落实效果的基础性工作。取消贫困生证明之后,教育部要加强探索,结合地方经验,为各大高校提供认定的规范性模板。此外,教育部也应和其他部门进行信息联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数据库,使高校方面可以一键查询、一键比对。总之,只有把精准认定的工作抓实抓细,才能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会错”。 (王庆峰)
(王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