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美国时政杂志POLITICO欧洲版刊文,认为法德之间签署长达16页的亚琛条约,与其说是雄心勃勃,不如说是小心谨慎。主要观点如下:
一是缺乏长期愿景,缺乏重大改变的具体承诺,更多的是一项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协议。
二是时机不对。法德两国都饱受国内问题困扰,而且当前欧洲受到境内新兴的民族主义运动威胁和英国退欧带来的动摇,并在气候、数字技术、恐怖主义或移民等领域疑虑重重。
三是法德加速抱团,只会让欧盟其他一些成员感到紧张:他们担心法德可能将他们排除在决策之外,因为柏林和巴黎在英国退欧后在欧盟内部变得更占主导地位。捷克总理明确表达了对法德轴心的担心,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也发出坦率警告,表达了对这些恐惧的看法。“让我直截了当地说:今天欧洲需要来自巴黎和柏林的明确信号,加强小规模合作不是欧洲整体合作的替代方案,”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认为,对法德合作的批评应该谨慎对待。
四是该条约最直接的成果是与跨境合作,运输和贸易有关:双方都希望创建“法德经济区”,削减官僚障碍并为双方企业制定共同的规定、税收等。不过德方认为这是一个长期项目,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可能需要20年。法方强调了这些项目的重要性,使公民能够看到欧洲一体化的好处。法国国内反对派指责马克龙将阿尔萨斯和洛林边境地区交给德国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