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瑶山搬迁移民“幸福里”的新生活

题:广西大瑶山搬迁移民“幸福里”的新生活 当天,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幸福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黄宝凤一家五口和其他500多名来自当地10个不同乡镇的瑶族、壮族、苗族、侗族、汉族等各民族同胞庆贺搬迁,举办百家宴。

广西大瑶山搬迁移民“幸福里”的新生活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1-29 15: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春见闻)广西大瑶山搬迁移民“幸福里”的新生活

中新社南宁1月29日电 题:广西大瑶山搬迁移民“幸福里”的新生活

作者 杨强 陈海清

1月28日,中国传统民俗小年夜,黄宝凤一家从上午就开始忙活起来,为小区里举办的一场特别的集体宴会精心准备了5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我们家今天做的这几道菜,寓意在新的一年,大家伙儿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50多岁的黄宝凤对记者说。

当天,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幸福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黄宝凤一家五口和其他500多名来自当地10个不同乡镇的瑶族、壮族、苗族、侗族、汉族等各民族同胞庆贺搬迁,举办百家宴。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饭菜摆上桌子,这些来自175户不同民族、不同家庭的饭菜,凑成了小年夜“幸福里”独特的宴席。伴随着欢快的乐鼓声,各民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穿梭于桌与桌、人与人之间,尝完这道菜,又品那碗汤,喧闹声中激荡出浓浓的“年味”。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大瑶山主体山脉上,成立于1952年5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

在搬迁到“金秀·幸福里”之前,黄宝凤的家在桐木镇古院村,那是一个异常贫困、异常偏远的小山村。地少、山高、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这是广西大瑶山许多村屯的真实写照。

“以前生活太艰苦,能填饱肚子就满足了,根本不敢有其他奢望。”黄宝凤回忆起以前的艰苦岁月,不胜唏嘘。

“十三五”期间,金秀瑶族自治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战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战场,并将易地扶贫搬迁、安居富民、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带动等结合起来,帮助大瑶山各民族同胞挪穷窝、改穷貌、拔穷根。

2017年,黄宝凤通过官方实施的扶贫政策养殖了10头生猪,他还获得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人民币,下同)用于发展特色种植。2017年年底,黄宝凤一家因符合易地搬迁标准,申请搬入“金秀·幸福里”,一家人的生活迎来了新转机。

“金秀·幸福里”是金秀瑶族自治县重点打造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2018年,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投入1260多万元扶贫协作资金,帮助建设“幸福里”及其配套工程。

“我们全家五口人搬进4室1厅的新居,这全靠好政策啊。”黄宝凤站在新房里,高兴地说。黄宝凤现在在桐木镇古院村民合作社上班,儿子在饭店当厨师,儿媳在镇上工作,家里种的100株砂糖橘也开始挂果,一家五口年人均收入超过万元,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

现在,包括黄宝凤在内,已经有175户579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到“幸福里”。这里配套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囊括了从生活到生产就业的全链式体系,让“黄宝凤们”顺利融入新环境,真正实现“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可持续”的目标。

“幸福里”模式是广西正在全力推进的精准脱贫攻坚战的缩影。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8年广西预计11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14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和14个贫困县摘帽,累计搬迁贫困人口69万。(完)

(杨强 陈海清)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