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地区页岩气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鄂西地区页岩气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1-22 18: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月22日电(记者 李弘扬)2019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今日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中国地质调查局大力推进页岩气调查,组织实施鄂西地区页岩气调查科技攻坚战,在长江中游鄂西地区取得了战略性突破。

鄂西地区在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三个地质层系均获高产页岩气流,突破了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集中在长江上游龙马溪组一个层系的现状,大大拓展了勘查开发领域。一是下部震旦系陡山沱组鄂阳页2井获产量5.53万立方米/日、无阻流量19.82万立方米/日的高产工业气流,是迄今全球最古老页岩气藏,为我国页岩气勘查向深部进军提供了一套新的层系。二是中部寒武系牛蹄塘组鄂宜页1井获产量6.02万立方米/日、无阻流量12.38万立方米/日的高产工业气流,鄂阳页1井获产量7.83万立方米/日、无阻流量28.85万立方米/日的高产工业气流,是四川盆地以外首次在该层系获得工业气流,开辟了勘查新区。三是上部志留系龙马溪组鄂宜页2井500米水平井段获产量3.15万立方米/日、无阻流量5.76万立方米/日的工业气流,实现了当前我国页岩气主力开发层系由长江上游向中游的拓展。

鄂西地区页岩气调查攻坚创新页岩气成藏理论和勘查技术,示范引领作用显著。一是创新了页岩气富集保存新认识,建立了古隆起控藏等成藏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二是创新建立了“地质条件、技术经济、生态环境”三位一体页岩气资源绿色综合评价体系,示范引领绿色勘查。三是创新形成了3大技术体系,3项技术国际领先,应用实效显著。针对地层时代老、储层改造难、地层压力低、采气难度大等世界级难题,创新形成选区评价、钻探工程和压裂试气三大技术体系,复杂区选区评价、储层压裂改造和压裂试气3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显示,鄂西地区页岩气地质资源量达11.68万亿立方米,具有建成年产能100亿立方米的资源基础,有望成为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和天然气增储上产新的基地,形成与重庆涪陵、长宁-威远“三足鼎立”的资源格局,打破我国页岩气开发均集中在长江上游的局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等11位专家认为,鄂西页岩气调查取得的成果是战略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引领作用,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下一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力争实现新的战略突破,助推形成勘查开发新格局。同时,注重资源潜力、技术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位一体”综合调查评价,形成绿色勘查评价规范和标准体系,示范引领页岩气绿色勘查开发。

(李弘扬)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