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总:乐见“反向春运”成为新趋势 近四年每年增9%

据介绍,截止到1月17日,一共接到候补订单29.4万笔,剔除旅客主动退单,待兑现的订单19万笔,成功兑现11.9万笔,车票17.8万张,兑现率达到62.6%,效果非常好。李文新透露,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对部分的非传统热门方向列车票价,将采取票价打折优惠,最高折扣可至6.5折。

中铁总:乐见“反向春运”成为新趋势 近四年每年增9%

来源:央广网 2019-01-19 12: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广网北京1月18日消息(记者王晶)眼下,2019年春运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今年春运将从1月21日开始,也就是下周一,到3月1日结束,共40天。相较于去年,今年的春运在时间上提前了11天,客流将呈现“前紧后松”的特点。

今天(18日)国新办就2019年春运形势和工作安排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新在会上表示,2019年春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13亿人次,同比增加3176万人次,增长8.3%,日均1033万人次。

李文新介绍,春运开展候补购票以来,截至1月17日,一共接到候补订单29.4万笔,兑现率达到62.6%。同时,他表示,铁路部门希望、也乐见反向春运成为新趋势。对部分的非传统热门方向列车票价,铁路部门采取票价打折优惠,最高折扣可至6.5折。

新上线“候补购票”兑现率超60%

无可厚非,一票难求始终是春运旅客最关注的话题。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透露,今年的春运抢票与往年有所不同,2018年12月27日起,铁路部门在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选取2019年春运能力部分紧张方向列车的长途区段,开展候补购票服务试点。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此前说明,旅客通过12306网站或手机客户端购票,如遇所需车次、席别无票时,可选择候补购票网上排队预约购买车票。当其他旅客退票或改签等产生可供发售的车票时,系统会按照候补购票订单顺序分配新产生的余票。

李文新今日(18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春运为满足广大旅客的需求,旅客在第一时间买不着票的时候,可以通过候补客票来把退回来的票及时补上。自2018年12月27日开始,在12306网站包括手机客户端,选取了春运期间部分能力紧张方向列车的长途区段,开展候补购票试点,减少旅客在购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查询余票。

据介绍,截止到1月17日,一共接到候补订单29.4万笔,剔除旅客主动退单,待兑现的订单19万笔,成功兑现11.9万笔,车票17.8万张,兑现率达到62.6%,效果非常好。

非传统热门方向火车票最高折扣可至6.5折

准备特产,反复检查行囊,准备奔往远方——以往,做这些事情的都是回家过年的孩子,而现在则有更多长辈准备前往异乡,陪孩子过年。春节临近,有关“反向春运”的话题又热闹了起来。

数据显示,铁路春运传统高峰的反方向客流每年增长9%左右。李文新表示,铁路部门希望、也乐见反向春运成为新趋势,铁路运力运用将更加充分,各方向客流将更加均衡,旅客出行将会更加畅通。

“反向春运”,不仅可以避开购买返乡车票时的一票难求和道路拥堵,还可以选择适合的乘车、乘机时间和票价折扣。以北京与辽宁沈阳为例,记者今天下午在铁总12306购票app上查询发现,2月2日由北京前往沈阳的车票已全部售空,而当天由沈阳前往北京的大量车次硬座、卧铺都余票充足。

李文新透露,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对部分的非传统热门方向列车票价,将采取票价打折优惠,最高折扣可至6.5折。

扩大复兴号开行范围

针对高峰时段部分铁路线路较为紧张的情况,李文新谈到,将增加运输能力,节前、节后分别安排开行旅客列车4787、4860对,分别同比增加468、460对。对客流饱满的广深至成渝、武汉,沪宁杭至成渝、武汉,福厦至成渝等方向,图定动车组列车全部重联或大编组运行。

“在京广、沪昆、贵广等高铁继续增开夜间动车组的基础上,今年又在渝贵间增开夜间动车组列车,增加需求最为旺盛的广州至成渝通道的运输能力。”李文新补充说到,还将增加中转便捷换乘车站数量,扩大复兴号开行范围,大力推进“高铁网+互联网”融合服务,进一步方便旅客乘车出行。

在智能服务提高进出站效率方面,今年全国火车站增加了自助进站核验通道,2019年春运一共有300个车站、3000个通道,比去年同比增加了1倍,通道增加了2倍。在700个动车组停靠车站,实行持二代身份证自助进站检票,无需再取票,同比增长1倍多。

此外,铁路部门还将推进铁路车站与地铁站安检互认,减少重复安检;推行共享汽车,打通最后一公里。比如,在北京南站、南京南站、广州南站等18个车站,提供高铁加共享汽车服务,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王晶)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