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研发现:婴儿肠道菌群与不同疾病病理特征有关

肠道菌群会不断变化,科学家近期发现:新生儿肠道微生物组可能与不同疾病病理特征有关,包括I型糖尿病。在发育期,双歧杆菌含量升高与母乳喂养有关,微生物组的多样性会随婴儿断奶后摄入辅食增多而增加。

最新科研发现:婴儿肠道菌群与不同疾病病理特征有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1-17 00: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肠道菌群会不断变化,科学家近期发现:新生儿肠道微生物组可能与不同疾病病理特征有关,包括I型糖尿病。

美国得克萨斯州贝勒医学院的Joseph Petrosino及同事运用基因测序分析了903名儿童的12500个粪便样本后发现,微生物群的构成以及多样性的变化可分为3个不同阶段:发育期(3~14个月)、过渡期(15~30个月)以及稳定期(31个月及以上)。

在发育期,双歧杆菌含量升高与母乳喂养有关,微生物组的多样性会随婴儿断奶后摄入辅食增多而增加。拟杆菌的临时性增加与产道分娩有关,而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肠道成熟度增加又与拟杆菌增加有关(与分娩方式无关)。此外,兄弟姐妹、接触宠物以及地理位置也是造成微生物组差异的因素。

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的Curtis Huttenhower及同事通过分析783名婴儿的近11000个粪便样本,对发展为I型糖尿病儿童的早期肠道菌群进行了表征。研究人员发现,没有I型糖尿病的婴儿的微生物组中含有较多与发酵和短链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结合之前的证据表明,短链脂肪酸或具有保护作用。

研究人员强调,进行取样的婴儿(大多数为非拉美裔白人以及I型糖尿病高危群体)可能无法代表其他群体。这两项研究都对婴儿肠道菌群进行了表征,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资源。

 

【责任编辑:张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