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1月10日报道,美中官员在为期3天的谈判中讨论了落实和强制执行两国间贸易协议的方法,这轮谈判在北京落幕之际,各方日益乐观地认为给两国经济带来重压的贸易争端将得到解决。外界认为它为下一步更高级别谈判奠定了基础。
此次谈判是在全球经济放缓、以及金融市场动荡日益令人担忧之际进行的。在过去一年里,美中两国针尖对麦芒式的加征关税对抗不断升级,这些担忧加大了迫使华盛顿和北京方面结束这一局面的压力。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三对本周的谈判进行总结并指出,官员们讨论了中国从美国购买“大量”农产、制造业、能源产品和其他产品、以平衡双边贸易逆差的承诺。美国还一直在敦促中国解决两国经济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即美国抱怨中国窃取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强迫美国企业交出商业和敏感技术,以促进中国自己的创新。随着谈判的不断细化,美国也迫切希望建立牢固的机制,以确保北京方面信守承诺。
分析人士警告称,尽管气氛有所改善,但华盛顿和北京之间仍存在巨大分歧,因此谈判存在较大可能性破裂、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加征关税行动。
“确实出现令人鼓舞的信号,但与此同时,这些谈判尚未让让我们摆脱困境。”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目前在华盛顿的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任职的温迪 卡特勒(Wendy Cutler)说。过去几天取得进展的迹象包括,谈判较原计划延长了24小时,中国最高级别的经济官员刘鹤曾一度出现在谈判现场。特朗普周二在Twitter上发文称,在北京进行的贸易谈判“进展非常顺利”。当被问及谈判进展时,参加北京谈判的美国贸易代表团的一名成员对路透社(Reuters)说,“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谈判”。
市场对此作出正面反应,截至周三下午早些时候,沪深300指数(CSI 300)上涨1.95%,日本东证股价指数(Topix)上涨1.1%,香港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上涨1.99%,油价也触及三周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