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北宸(资料图片)。
浩浩桑干,讲述着他的事迹。巍巍长城,铭记着他的英名。
他是郭北宸,又名郭俊卿,字墨园,1912年出生于大同市新荣区助马堡(原左云县助马堡)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3年秋,郭北宸到绥远省傅作义举行的新政乡村建设委员会接受培训,结业后任兴和县等地的乡村指导员。
1937年10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郭北宸毅然告别妻子和不足3个月的女儿,踊跃参加了傅作义的游击军,并受到该游击军政训处处长和副处长两名地下党负责人的积极影响,于1938年春天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郭北宸先后以内蒙古河套地区安北县东湾子小学教员、临河民众教育馆馆长等身份为掩护,积极开展抗日工作,历任中共安北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和绥西特委组织部长等职。1940年夏,接任缓西特委书记。
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掀起反共高潮,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处境异常艰难。刚任绥西特委书记的郭北宸,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坚决要求留下继续战斗,后因叛徒出卖于年底被捕。为了诱降郭北宸,国民党顽固派利用种种手段“规劝”他投降,都被郭北宸严辞拒绝。气急败坏的国民党顽固派恼羞成怒,让郭北宸跪碎碗碴、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用尽各种酷刑。但郭北宸抱定了为祖国、为民族、为理想而献身的信念,坚贞不渝,视死如归。
在敌人的残酷折磨下,郭北宸双腿被废,行走异常艰难,但他的嘴还能说。他利用敌人严刑逼供的间隙,在狱中为难友讲革命道理,揭露和抨击国民党顽固派“不抵抗”的反动本质,并竭尽全力撑起身子在囚室墙上写下“奋斗”两个大字,以勉励自己和狱中的难友。
1942年夏,国民党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见郭北宸软硬不吃,抱着一线希望,率领20余名随从,亲自出马做最后的“规劝”。傅作义的出面,让郭北宸知道了自己面临的处境,但他毫不退让,义正辞严地提出了三个条件:放我出去,共同组织抗日统一战线;不能共同抗日,就把我送回延安;既不同意共同抗日,又不送我回延安,就将我公开枪毙。
傅作义见自己出面同样是一鼻子灰,彻底绝望,于1942年8月上旬的一天凌晨,由国民党特务张庆恩下令,将郭北宸秘密杀害,时年仅30岁。
临刑前,郭北宸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声音响彻大地,长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