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题论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发表致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0-19 09:47:54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题论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发表致辞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致辞

2018年10月19日,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国日报社主办,中国日报网承办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题论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北京举办,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在论坛上发表致辞: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在秋色怡人的北京相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日报社,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本届论坛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阻隔,让人类社会实现了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的跨越,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直接受益者,截至今年8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8.02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 7.8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57.7%,各行各业与互联网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但我们也看到,互联网的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世界各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面对全球互联网大变革大融合的发展大势和日益增多的挑战风险,习近平主席提出“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倡议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中国的责任和担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也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今天论坛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正乘其势。在此,我愿提出三点倡议与大家分享:

第一,增进了解凝聚共识,打造责任共同体。在互联网全球治理中,不同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我们应以平等包容的胸怀对待彼此差异,增进了解和互信,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搭建多层次、机制化、分领域的对话合作平台,让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各界承担起各自应尽的责任,推动全球网络治理更加公正合理。

第二,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打造传播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能否获得成功,跨文化交流打通民心、交融情感至关重要。互联网的发展变革了交流和传播方式、形态,移动微传播已经成为传播的主流,智能手机更是成为全球网民的首选设备,这为我们开展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和实践路径。我们已经见证了无数次跨越语言、文化背景而走红的文化现象,一个区域性的文化体验经过新媒体、社交平台传播成为全球文化盛宴。我们要抢抓互联网移动化、智能化发展大势,在坚持开放、平等、包容、互补的文化交流和对话过程中,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手段,提供优质、分众、差异化的信息产品,做好“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者、讲述者、推动者和引导者,让“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更加深入人心。

第三,推动技术创新合作,打造创新共同体。创新创造是互联网的天然基因,在互联网时代,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应当立足各国互联网发展实际,开展多层次、务实的技术创新合作,围绕基础设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拓展深化合作模式、共建创新孵化平台,推动最新技术成果在更广范围转化共享,让更多国家的老百姓都能受益于互联网创新的发展成果。

女士们、先生们!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提到的,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日报愿与大家一道,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探索用好、管好、治理好互联网的有效路径,让网络空间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精彩,为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也十分期待大家在今天的论坛中积极建言献策,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