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多彩非遗 点亮千年之美——2018中国(国际)非遗高峰论坛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11 10:05:28

近日,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一场名为“‘醒中华千年之美的国际非遗高峰论坛在京华丽开启。

本次论坛由国际在线非遗频道主办,由中经全媒体、北京荣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论坛以“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以国际化视野,对新时代非遗保护与传承、新时代非遗创新、维护世界文化多样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论坛宣布国际在线非遗频道正式上线,意味着非遗传播又一支生力军出现;论坛中的两场非遗对话,直面非遗传承挑战,聚焦非遗国内外传播,呈现诸多亮点;论坛还精心设计了传统手工艺表演、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参观等内容。

传承多彩非遗 点亮千年之美——2018中国(国际)非遗高峰论坛召开

2018中国(国际)非遗高峰论坛背景板。(姜体伟 摄)

新时代让非遗传承“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匠心”精神为人称道,也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赵世洪表示,新时代更应以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励各行各业广大职工,在各自岗位兢兢业业对待每一项工作。

传播非遗文化是媒体的重要使命。国际在线董事长藏具林在致辞中称,国际在线非遗频道上线,是落实民族文化复兴精神的重要举措,将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他希望按照信息量大、形式精美、高效宣传的标准,将非遗频道打造成专业、高品质且受众广泛的世界非遗集成地和传播高地。

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专业的传播,更需要每一个人的坚守。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原副局长陈晓林指出,要坚持文化自信,对非遗抱有敬畏之心,深挖中国非遗内涵和价值,讲好非遗中国故事并向世界传播,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打造好继承和传播非遗的平台。

非遗是民族的文化印记和生活方式,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新时代非遗传承也被赋予了新的智慧和创造力。有470多年历史的中医药品牌广誉远拥有三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掌门人、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几百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而创新则是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根本。

作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播者,上海东锦食品集团董事长、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荣耀中以“新米粥”为例,阐述了匠心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国际在线非遗频道:非遗传播生力军

为构建一支专业的非遗传播队伍,促进非遗保护的多层次、多渠道传播,国际在线在论坛当天正式上线非遗频道。

传承多彩非遗 点亮千年之美——2018中国(国际)非遗高峰论坛召开

国际在线非遗频道开通。(姜体伟 摄

上线仪式上,国际在线董事长藏具林、国际在线副总裁何清为非遗频道总监李远、非遗频道首席顾问宋宁颉颁发了聘书。

传承多彩非遗 点亮千年之美——2018中国(国际)非遗高峰论坛召开

国际在线董事长藏具林(右二)、国际在线副总裁何清(左二)为非遗频道总监李远(右一)、非遗频道首席顾问宋宁颉颁发聘书。(姜体伟 摄)

李远在上线仪式上透露,国际在线非遗频道旨在借助国际在线平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推广中国非遗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其核心价值在于非遗文化记录与央媒国际化传播,全面构建常态化、专业化的非遗传播体系。

传承多彩非遗 点亮千年之美——2018中国(国际)非遗高峰论坛召开

非遗频道总监李远公布四大栏目。(姜体伟 摄)

上线之初,非遗频道将率先推出四大精品栏目:非遗中国说非遗中华行匠心对话非遗生活观

非遗中国说,是首档以短视频、脱口秀形式推出的非遗题材文化类节目,聚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美术、戏曲等内容背后的故事。

非遗中华行,是第一档大型寻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类节目,是传播中华文化瑰宝、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文化活动和影视栏目。

匠心对话,将通过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多维度对话与访谈,解密传承密码,讲述非遗背后的故事,并从艺人、艺品、艺道等角度,揭示匠人的内心世界,探究其非凡人生。

非遗生活观,将聚焦非遗与人、空间及生活的关系,通过一个个成功的非遗美学样本,呈现出古老非遗的现代性与品质感,以艺术点亮人生,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非遗频道与专业影视制作机构中经全媒体合作,汇聚了诸多优秀非遗视频作品。多年来,该机构利用自身影视制作和全媒体传播优势,持续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至今已摄制完成140部非遗影视精品,多部作品在国内外斩获大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工程《千年非遗》被评为两岸四地品牌栏目;《最后的猴鼓舞王》获民族文化影像传承奖。

为推动更多优秀非遗作品走向公众,鼓励更多人投入非遗保护和传承,本次论坛还公布了“匠心创造美好生活” 系列非遗内容征集公告,国际在线产业部主编刘红公布了2018年度十大非遗创新传承人十大手工艺作品十大非遗影视作品十大非遗影响力人物的荣耀推荐。

以工匠精神应对多重挑战

不容否认,当代非遗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对此,非遗保护和传播者将如何面对?

在快节奏社会,工匠精神需靠“慢”来坚守,这是否矛盾?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会长冯立昇认为,无论在什么年代,工匠精神对优秀文明的形成都不可或缺,它体现为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伦理、辛勤的实践和大胆的创新。

对非遗的传承,是该原封不动地保留还是要不断推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称,传承与创新不能被孤立地看待。在保护传统文化基因的前提下,传统技艺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在非遗传承中,如何看待市场利益与工匠精神的关系?北京荣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宁颉表示,荣会将自身定位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和非遗技艺价值的发现者。工匠精神令人敬畏,而传统工艺要获得发展,离不开市场的交流与推广,市场也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手段。

非遗国际交流有助维护文明多样化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共同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是其集体记忆的体现。

正如国际在线非遗频道特邀国际顾问Ian Denison所指出,非遗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保护世界遗产维护文化多样性是整个国际社会的义务,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责任。了解各国非遗,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加强各国理解和尊重。全世界非遗保护工作者应一起携手,共同保护人类共有的珍贵遗产,将更多的美好留给子孙后代。

今天,在非遗领域,国际社会交流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高效。与会国际嘉宾认为,各国人民通过加强非遗交流,能推动文明互鉴,不断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中央广电总台国广记者毛利西奥说,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接触优秀的影视作品和书籍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伊朗伊斯法罕艺术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博士马吉利表示,古代丝绸之路构建了伊朗和中国两国交流的最佳渠道,今天,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依然离不开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品等载体;伊朗伊斯法罕艺术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博士马幸福认为,传承非遗不仅需要将精美的工艺品陈设在博物馆,更需要让非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起来。

(编辑:黄硕 邵冰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