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作者:姜连贵 樊国生 戴文彬 来源:华龙网
2018-02-28 10:02:11

华龙网2月27日20时01分讯(记者 姜连贵 樊国生戴文彬)熙来攘往的磁器口街上,有位“驻场”十年的漫画家,就着古镇上南来北往的客、热闹的老建筑和建筑内外的人与物,以及他们的故事和情感,稍加揣摩,寥寥数笔,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形象和故事便跃然纸上了。

朋友眼里,他是一个比较“奇”的人——能画又能写;能将“乌其八糟”的生活汇于一纸,形成独具风格的“闲画”;热情、好客、健谈又直爽;似闲野云鹤般的存在,“江湖”又不失他的“传说”:北有“老树画画”,南有“游江闲画”……

春节长假虽过,磁器口街头依然人流涌动、摩肩接踵。

穿过嘈杂的街头和喧闹的人群,在磁器口正街龙吟茶艺馆对面的二层小楼上,记者推开悬有牛翁题匾的“佛缘阁”的门,一位高鼻梁、留髭(音zi)须、戴着旧式圆框眼镜、红围脖的光头男子站在面前。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游江

他就是记者要找的光头怪蜀黍——游江。

入屋环视,房分两间,均不大。外间一张大桌、几把椅子,一排茶具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里是我接待朋友、吹牛聊天的地方。”游江说。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画室一角

往里屋再看,四壁挂满框格漫画,歪歪扭扭的毛笔字写在瓶瓶罐罐上,语句直白而又经典。“杂货铺”、“游江闲画”特别醒目。

不一会儿,此前相约的诗人刘东灵、“大窗”、“举人家的书童”等依次抵达。挚友在座,茶语之间,一场访谈拉开帷幕。一个生动有趣、谈吐幽默的人物故事,在记者面前铺陈开来。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游江(右二)与诗人朋友接受记者采访。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诗人刘东灵、“大窗”、“举人家的书童”齐聚游江画室。

谈名字:

适江而生,更是一种勇敢的激励

“游江是你的真名么?”记者问。

“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游江解释说,因为父亲姓游,出生在长江边,所以取名游江。“但父母有点迷信,给我算了一卦,要我远离有‘龙’的地方,其实哪里有龙嘛,要有也是大海。”游江甚至举例小时去过一个叫“含龙”的地方,“失踪”了一天,让父母大为着急,从此认为他只适合生活在江边。“‘落户’磁器口江边,似乎又是某种默契。但不管怎么,于我而言,这名字其实更代表了一种勇敢,敢于去游、去闯、去探索。”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谈经历:

从媒体人、摄影师到“闲人”

“我的职业是一名‘演员’,扮演了很多角色。做过工人、当过摄影师、开过摄影棚,又辗转到媒体和文化馆工作。很多人以为我跳来跳去是在找存在感,其实前半生,只是为了求生、吃饭。”游江向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突然有一天,他想通了,剃光了头发,印堂映出亮光,留起八字胡,提早进入退休式生活。

从古至今,人们要么急着上进,要么急着挣钱。2008年,游江却选择慢下来,选择在磁器口开设画室,还在店门口挂出牌子——后进集体。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由于生在菜园坝,长在陈家湾,习惯了热闹的都市生活,一下子来到当年人气还很冷清的磁器口,与船夫、力哥、小商贩结伴而生,心理难免有些落差。

在租住的陋室里,游江定下了“朝九晚五”的慢生活。门前种上了枇杷树、芭蕉树和青竹,收养了3只流浪猫,墙上、灯上、护栏上,悠然自得的用毛笔留下“决不去忍”、“人生不过如此”的感悟,也写下“脾气不好”、“困难群众”的语言打趣自己。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按游江的说法,这是一段“流落”的日子,让他迷茫。但在这里,让他对人生有了顿悟。“磁器口原是水流沙坝的老码头,老居民们过着非常草根、低到尘埃的生活。在这里能看到世间百态,感受老重庆人的习气。形形色色的生活,让我找到了小人物的光辉。”

谈创作:

阅尽人间沧桑事,且用寥寥数笔传

游江的血液里流淌着外祖父的艺术“基因”。其外祖父王君异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平著名国画家、教育家,也是中国漫画的先驱,陈独秀曾题赠“书画双绝”于他。王君异还与北平的张恨水、刘半农、张大千、齐白石等大师们来往密切,成为京城挚友。

从小对外祖父的漫画耳濡目染,让游江的画作也延续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遗风,开始用传统的方式表达今天的时代、生活与感悟。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外祖父的遗风只是机缘,更多的修为,来自游江自己的体验和“涅磐”。

媒体从业和当摄影师期间,游江经常去重庆各个地方拍摄,这里一个门,那里一个槽,这里有个店,那里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都被他记下来,存得多了,就在脑海构成了点面结合的立体之城,成为他日后说重庆、讲重庆、勾画重庆最独特的素材。

此间,他开始接触丰子恺的作品,在临摹中思考,在勾画中寻找。他发现小人物是很“舒服”的,看似小,但很有生存的智慧,是值得他吸收进创作的营养。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丰子恺的“阅尽人间沧桑事,且用寥寥数笔传”更是打动了游江。让他明白用最简短的东西来艺术提炼、表达生活,更有意思。

看透悟定后,游江按照自己的体会进行创作。立足磁器口,关注往来的人与物,关照人与城。往往寥寥数笔,便将人物形象、景物、植物勾勒出来,惟妙惟肖,透着生活的气息,合着有趣的文字,透出有韵味的意境。“画作被很多人喜欢,因为画里融入了我的观点与态度,有一些还融入了我的形象。”而他的形象本身,就是一个颇具诙谐感的存在。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有媒体曾将“游江闲画”与北方的“老树画画”相较,有这样的描述——

“在业界,游江的漫画技法,并不算顶尖;但擅于穿插重庆市井文化,以重庆言子作点睛之笔,这是他的独到之处。”

“如果北方有‘老树画画’,那么南方有‘游江闲画’。他们两人的共同的特点就是: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漫画,加入打油诗,画中主角始终是画家自己。北京老树画的是布衣长衫、面无表情的自己,重庆游江画的则是写实派的自己,古镇故事、重庆掌故是他的‘拿手菜’。”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谈收获:

找到自己融入生活 “秀”出“佛光”带亮他人

在磁器口十年,游江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自我”,“像树一样根植土壤、生根发芽。我融入了这里的生活,而非飘浮。”

由最初的迷茫到成为磁器口的老居民,10年转瞬即逝,游江在磁器口的世俗生活中感受了世间百态,也“染”上了重庆人的习气。“去年,我给自己写过一句话,‘我与这个世界同流合乌’。‘乌’是乌鸦的‘乌’,代表颜色。”游江补充说,“一个人要对不良的社会习气有抗体、要变得纯粹,必须要有大浪淘沙式的生活。如果不经历这种生活,是不能变得纯粹起来的,很容易被人带‘污’。”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关于作品,我想传达一种悠闲的生活。传达一种除金钱之外,还有一些审美的东西需要停下来欣赏,人间真情需要去领悟。同时也会去指出这个世界不太妙的东西,让人以更长远的方式来看世界,朝着光明的方向走。”

同时,他说好的作品魅力并不在于作品中人物是否低微,而在于作品中人物所展现出来的光辉和亮度。什么是亮度?“人都有趋光性,都愿意让自己秀出‘佛光’来,这样朋友愿交,于社会有用,才能有更多的担当。一个人最终的幸福,一定是来自于自身的力量。”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重庆客户端“鸣家”专栏作家游江

于游江而言,他既是重庆美术家协会第一届连环画插画艺委会委员、重庆漫画学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又是渝中区作协会员,还是民主党派人士、沙坪坝区政协委员等。同时兼着一些期刊、杂志的主编,还有应邀电视主持、播音、网络写手(重庆客户端“鸣家”专栏作家)的角色,但这些都不耽误他的心境和创作,“长袖善舞嘛,何况我是一个穿越的人,关注点很多,我的思维方式也是跨界、立体的。我不是一件伤人的刀峰,更像一个越滚越大的太极球。”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朋友圈:

画友越来越少 诗人作家朋友越来越多

“很多朋友喜欢来我这喝茶吹牛。”游江说,以前是画画的朋友多,现在画画的少了。很多诗人和作家却慕名前来喝茶吹牛皮。“来的人多了,我知道的事情自然就多。而他们说和我吹完牛,对于创作很有帮助。”游江说。

谈及游江,诗人、航一(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东灵说,游江在此一坐10年,将自己坐成了“土地神”,找到了“自我”,承袭了自外祖父的“基因”去弘扬传统文化,为沙磁文化做贡献,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作为好友,我们期望他在艺术上有更好的突破,也许很快、也许几年,能成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

磁器口有位光头怪蜀黍 爱画漫画爱“吹牛皮”

在诗人“大窗”罗雄伟、“举人家的书童”龙双丰看来,“画画”的游江影响了一批诗人的写作。他的好客,让这里成了文人特别是诗人的聚会中心,在这里茶聊艺术、品味生活。太过拥塞、喧闹的生活,让人想找一处安静、清澄的“江”,而游江就是经过喧闹后,一处可以宁静地、慢慢品味生活的“江”。

据游江讲,有很多文人雅士羡慕他这样悠闲的生活。更有一位文学院的院长,想写一篇《游江的小日子》,为什么要写呢?因为“时间去哪里了”?小日子没有了嘛,(人生)没有落地嘛!

著名心理学家、重师教授周晓燕曾这样评价游江,他是一个集才子佳人气、侠客气(江湖气)、小市民气和商人气于一体的人。对此,游江觉得很有意思,“说明我是一个穿越的人。这两年找我的商人多了,这就对了,说明我也‘落地’了,说不定以后我又会成为一个商人,穿越过去。”

在重师美术学院任教的丁月华博士看来,常常因为生活的忙碌,竟然无法闲下来,到了游江处便发现悠闲在磁器口高石坎儿四合院的市井生活里,闲情在这高石坎儿四合院的游江漫画里。

出得画室,门口一块“接头处”的招牌特别显眼,室内还有一块“聊斋处”的木牌,游江说,不管是过路的行人或是看画买画的,“来的都是客”。

临别时游江送至楼下。磁器口的街头依然热闹,从正街回大门的路已设置“单向通行”,茶室内,茶兴正浓,游江与一众诗人挚友的海谈阔论,品味悠闲则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