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   >   媒体解读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50万亿元撑起“中国制造”未来

■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总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技术装备是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驱动力,文化是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灵魂,提升设计水平是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融合发展是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效能倍增器。

借助“互联网+”等前沿科技 “中国制造”华丽转身

从共享单车到移动支付,从“复兴号”高铁到量子计算机,“中国创造”正被全世界所熟识。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习以为常,变成别人眼中的翘首以盼,那么距离以创新重新定义“中国智造”也就不远了。

人民日报:远离假货,中国制造正翻山越寨

中国制造从低端跃向高端,势必与假货难以共存。还是有一些人以老眼光看中国制造,仿佛始终摆脱不了山寨的刻板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拥抱“互联网+”的中国,有机会为全世界的消费者探索新业态下治理假货的新途径。

这个转型不简单!世界如今这么看“中国制造”

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两年多来,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转型升级之路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为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

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中国科学家跻身全球创新领域的前沿。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来自中国的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已连续6年居世界第2位;2006年至2016年,中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份额12.8%,排名超过德国,排在第3位。

“中国制造2025”实施初见成效

资料图:由驻日中资太阳能企业开发、承建并运营维护的日本岛根县滨田市第二期12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滨田MS太阳能发电站),4月25日在当地举行竣工典礼。工信部今年还将选取20-30个城市(群)继续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创建,指导试点示范城市(群),在落实新发展理念等方面先行先试。

新华社:中国制造不迈向高端就没有出路

昔日无技术、无人才、无产品的“三无”制造业缘何10年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遭遇发展低点的大型制造业如何逆境突围?传统低端制造如何“另辟新径”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中国制造2025”下一步怎么走?

3月11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等就“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手段。

财经观察:“中国制造”紧盯“特朗普万亿基建大饼”

在服务网络建设层面,中国各企业都不断加大在美销售和服务网络建设力度,通过与美国代理商或者分销商合作,不断拓宽销售和服务网络。是在制造层面,中国领军企业都在思索是否要在美国设厂生产。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谈中国制造2025 释放了什么信号

3G网络、4G网络是为智能手机准备的,5G却是为智能工业所准备的,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德国工业4.0乃至美国的制造业复兴计划,都是基于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产物。工信部部长苗圩两会前谈到,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智能化的基础,智能制造则必须是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握紧创新钥匙 打开“中国制造”新天地

从转向架的找平、齿轮螺钉的组装咬合,到耐寒耐高温技术、系统集成控制的突破,一辆列车的创新不止万千。中车董事长刘化龙说,中国轨道交通已经实现牵引、通风等产业链的整体出口,以过硬的品质和技术成为国际市场“座上宾”。近半年,中车就先后在波士顿、洛杉矶获得184辆地铁列车订单。

中国制造需要向服务化转型

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实际上是谋求价值链上的高端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认为,服务化是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服务化与高端化是升级,绿色化与智能化是转型。

增加中国制造的话语权主动权

目前,中国制造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挑战、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双重压力。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是中国制造“爬坡过坎”、在新一轮全球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权的唯一选择。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做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