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我向总理说句话   >   民生与保障

网友 【鹤立鸡群2423239】

部分科研院所(其他性质的单位也有此类现象)行政处室人员也要走科研序列的职称如研究员等,与科研人员相比,行政处室人员竞争力十分有限,再加上行政职位如处长主任之类有限,很多年轻人感到前途无望,有时会导致这类岗位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建议建立分类更为明细、更有针对性的职称评价体系,不要把不具可比性的不同类人员放到一起评定职称、

网友 【宝贝疙瘩2423540】

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和事业单位的差距太大,同在一个国家,不知道这种事情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网友 【暖意序言2382105】

提高老工伤职工的待遇让他们能和社会发展同步,特别是1,2级伤残人员的辅助用品要提高。根据伤残的情况要不断地提高工伤职工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流了血不流泪。

网友 【偶影独游2319457】

下岗工人‘无工作’交不了三险‘怎解决

网友 【秋色平分2319658】

1、建议用法律的形式提高企业职工的基本待遇:要保证五险一金,保证企业交全额社保,保证企业职工有产假。 2、取消失业保险。没有企业愿意开失业证明,这个钱纯粹在为财政做贡献!

网友【换来换去】

不要再征收低收入者的税了,他们已经生活的够艰难的了。 

网友 【我发】

应实行全民100%的免费医疗政策,此举即可获取人心,又能使群众开始敢于消费,人们也就没有最可怕的后顾之忧了。

网友【社会小辫子】

中国在硬件设施上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中国现在要提升软实力。那将意味着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

网友 【当年月光2383166】

高原地区干部和工人在休假和探亲假路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因公伤(亡)或工伤。 高原地区干部和工人,多数家人都不在工作地,所以无法享受其他地区每天上班下班回家的待遇。他们一年能回家一次两次就不错了。他们在休假或探亲假期间,从工作地到家人居住地,性质其实和上班下班是一样的,都是回家休息,再返回单位工作。所以他们在休假或探亲假期间,从工作地到家人居住地之间往返,应当视同上下班途中,在该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因公伤(亡)或者工伤。

网友 【柳暗花明2383913】

社会救助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是决定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实现的最短一块“木板”,它的建设程度如何直接决定全面小康目标实现与否。因此,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其能够整整承担起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因此建议: 一、整合和重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将我国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多项专项救助制度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重构、整合成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救助制度。规定凡是我国公民,经自身努力不能保障其基本生活(即在吃、穿、住、行、学、医、葬和必要的娱乐和人际交往有尊严的生活)的,可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救助,有关部门经审查符合救助条件,即可给予救助。统一救助条件、救助程序、救助标准。 二、统一救助标准。社会救助的标准,以实际救助效果达到能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为标准,即保障公民在吃、穿、住、行、学、医、葬和必要的娱乐和人际交往有尊严地生活,如果用数据指标来表示的话,拟保障有困难的公民达到当地社会平均生活标准的60-70%左右为宜。 三、建立社会救助统一管理职能的机构,将目前分散在民政、人社、司法、住建、教育等部门的社会救助职能整合到一个机构中,将分散在相关部门的救助机构编制和人员整合在一起,不需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就能基本满足救助工作需要。 四、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加强救助公示和社会监督力度,防止重救、漏救问题发生。 五、建立社会救助资金筹集、运行、使用有机统一的透明的管理系统,让上级和相关职能部门随时能看到资金筹集、运行、救助使用信息,

网友 【三堇年华2386071】

老龄化社会建设迫在眉睫,“两个目标”的实现,如果不体现到2亿老年人身上,那便不能算是成功圆满。因此,要未雨绸缪、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在城市小区建设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趁早规划、抓紧落实!过去说中国未富先老,现在中国政府钱袋子鼓了,应切实做好老龄社会建设!此乃最大社会民生事项,孝老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网友 【一线直播2384913】

【退休问题】 化繁为简,按工龄退休最合理,分几个档次就行了,自愿选择:30年、35年、38年、40年、42年、45年。这样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如果是私有企业,社保交到自愿选择:30年、35年、38年、40年、42年、45年。  

网友 【戒骄戒躁2385179】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居住的房屋大部分不是电梯房,生活出行较困难,换房又推动房价高涨,影响国策。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将不是电梯房的居民住宅进行改造,居民自己出点,国家补助一点,这样内需就有保障,老百姓支持积极参与,人民生活也得到改善,中国的经济下行风险也得到控制。利国利民,希望政府采纳。

网友 【天高气清2384473】

退休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不是简单的多干几年少干几年的问题,所以公众极为关注。公平在哪、正义何存?这与养老金由政府兜底相关。商业保险,完全是凭保费说话。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既凭保费说话,又凭享受年限说话,国家是要兜底的。说白了,养老金事关国家福利的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对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单位缴费实际上是国家缴费,而国家缴费又实质上是老百姓纳税,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更加事关社会公平。以现在的60岁退休为例,假设都活100岁,有的18岁参加工作,有的28岁才参加工作,无形当中前者多干了10年,这就意味着多干10年的反而少享受国家福利10年,这很不公平。假设一个人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应该是18岁,而另外一个人高中毕业之后上大学、读硕士、攻博士,还有博士后,这一读就是12年,30岁才能工作。如果两者都是60岁退休,前者已经为国家工作了42年,后者只为国家工作了30年,而由于后者的技术职务高,退休金却是前者的几倍,这无形当中就是构成了对前者的歧视,事实上也是一种不公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