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幕。《中国日报》推出八连版报道向海外读者讲述鄂尔多斯绿色发展、多彩文化的故事。
《中国日报》推出八连版报道向海外读者讲述鄂尔多斯绿色发展、多彩文化的故事。
中国日报9月7日电 殷玉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一位普通农民,历经30余载,将荒漠变为绿洲,在荒原上创造了奇迹。
近年来,她和家人在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腹地共植树约6万棵,覆盖面积4000多公顷。
“与十多年前相比,我们家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52岁的殷玉珍告诉记者。
陕西长大的殷玉珍,当年因为父亲的一句承诺,背井离乡,嫁给了临省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白万祥。然而,呼啸的狂风、肆虐的风沙、一望无际的沙漠让她心灰意冷,也让新婚燕尔的两人陷入了贫困和孤寂。
在沙漠地区,沙尘暴有时会持续一个多月。黄沙不仅遮住了天,也困住了她的生活。她回忆道,要是赶上沙尘暴,全身都是一层土,甚至嘴巴和鼻子里也全是土。
“那时候,这里荒凉萧条,好几个星期都见不到人,”她说。离他们最近的邻居都住在20公里以外的地方。
那时,哪怕是一个陌生人偶尔路过,也会让她激动不已。为了留住过路人在沙漠中留下的脚印,她会在脚印上倒扣一个水盆。
“我一有空就去看看那脚印,看到那脚印就好像看到我的家人一般,”她说。
为了摆脱这种痛苦,殷玉珍决定开始种树。“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风沙欺负死。”
1986年,她和丈夫用打工赚来的钱买了600棵树苗。他们把这些树苗栽在房子周围,日夜精心地照料着。
由于干旱和大风侵袭,最终只有不到10棵树苗成活。然而,他们并没有灰心,反而坚守着这一丝希望。
殷玉珍说,只要有一颗树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活,就说明植树造林可以实现。
之后,他们又从很远的苗圃购进了5万棵白杨树苗。在归途中,由于遭遇暴风,他们不得不把被风吹落的树苗一次又一次重新装上牛车。
树苗终于是种上了,但之后一场不期而至的沙尘暴卷走了大部分树苗。
这次失败让殷玉珍得出了经验,即在种树之前需要先栽种灌木丛,来降低风沙带来的破坏。
如今,植树面积已经达到了上千公顷,各种飞禽走兽也来此栖息。
殷玉珍说道:“从我开始种第一颗树起,我就没想过要放弃。为了保护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会继续种更多的树,继续像照顾我的孩子一样照顾它们。”
看到殷玉珍的故事,她的邻居们也纷纷加入到了保护环境的队伍当中。目前,已有240多个家庭参与其中。每户家庭在乌审旗的植树面积已达20多公顷。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也从十年前的45%增长到如今的85%。
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殷玉珍成了家喻户晓的治沙能手。
夫妇俩植树造林的举动为他们赢得了英雄的称号。尽管位于沙漠腹地,每年仍会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拜访殷玉珍夫妇。
来自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内的志愿者也纷纷前来帮助他们植树。
殷玉珍举了一些外国志愿者的例子,在她看来,外国志愿者有着很强的环保意识。
“他们洗完脸后,会把洗脸的水拿来洗脚,最后还会拿去浇树”,她说道,“虽然跟他们在语言交流上有些困难,但通过这些细节,我能够看到他们真的是在节约用水。他们知道,在沙漠里,水才是最珍贵的。”
殷玉珍数十年如一日的抗沙举动为她赢得了众多荣誉和奖项,其中包括韩国颁发的盖亚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给予其奖励或邀请其演讲,以此来宣传环境保护。
殷玉珍对于家乡未来的期望不仅仅是将其变成绿洲。她说,她已经着眼于成熟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模式,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5年,殷玉珍创建了一家农产品公司,销售其自家农场里的家畜和有机食品,同时生产一些产品,如小米、西瓜和玉米。
她想实现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即通过种树来保墒,从而开展农作物生产。反过来,农作物既可以拿来出售,也可以用来喂养家畜。
当前,果树采摘已成为农家乐的一大特色。同时,采摘也成为了当地的又一项收入来源。
殷玉珍表示,她的短期目标是建立一个小型的水果加工厂。
“政府的财政拨款和私营部门的赞助让我们得以发展,”她说,“然而,随着生意不断做大,我们需要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可以做的。”
殷玉珍,这位农民企业家,目前正在与银行进行商谈,以寻求合作的机会。
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殷玉珍渴望能够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
她以“漠海”俩字为公司产品注册了商标,取“沙漠之海”之意。
“沙漠虽然看似狂野,但其实它和海洋一样,都蕴含着无尽的宝藏。”
(编译:吴硕 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