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化名“一滴水”连续5年献爱心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7-02-27 13:55:11

老人化名“一滴水”连续5年献爱心

“一滴水”一直捐款,从不留真名地址

为何要给自己取“一滴水”这个化名?黄桂云告诉记者,2013年通过电视新闻,她了解到云南省大山里的华坪女子高中,“学生家庭贫困,上学全靠政府扶持和社会各界爱心捐赠,校长张桂梅也一直在带病帮助孩子们。”老人说,自己的孩子上学时享受了国家的政策福利,现在也想回报社会。

于是,老人从2013年起连续5年以“一滴水”的名义,每年向该学校资助2500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的条件有限,做不了涌泉,但我能尽一滴水的能力。”老人说,她希望自己这一滴水能够与其他爱心之水一起,汇集成一股更大的爱心汪洋去帮助别人。”但一直以来,她并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举动,并且一直委托女儿与学校联系,确认钱是否收到。

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对方证实,2013年来,“一滴水”给学校寄来一封信,关心学校状况和学生的生活,学校还把信贴在公示栏上,全校师生都很感动。从当年起,“一滴水”每年年初都会给学校寄2500元钱。每次收到汇款,学校都试图把捐款收据给对方寄过去,但始终不知道对方的地址,电话也是这位好心人的女儿的。”

张校长说,“华坪女子高中是一所全免费的学校,硬件设施由政府承担,学生学杂费、生活费则大多来自像“一滴水”这样的好心人士捐赠。“这件事确实给她添了麻烦,很不好意思。”当得知“一滴水”是位84岁的婆婆时,张桂梅非常感动,“很感谢这位老人。”

如何证明?

身份信息与汇款单上信息无一相符

其实,要想取出这笔钱,只需证明“一滴水”就是黄桂云本人,或者说证明“一滴水”是黄桂云使用的化名。说起来简单,但依据在哪里?银行工作人员称,证明还需由社区出,并盖上公章。

离开银行后,记者又和黄桂云前往其户籍所在地所属的荷花池街道办西三巷社区。在听了黄桂云的事情后,几名工作人员面露遗憾之色,说很想帮老人开这个证明,“但咋个证明“一滴水”就是她呢?总要拿个东西出来啊。”

黄桂云出具了名为“一滴水”的银行汇款收据,上面留有一个电话号码。工作人员拨通电话,但接电话的却是位男士。经比对发现,老人留在汇款单上的电话和自己的电话最后一位不一样,一个是“0”,一个是“6”,“名字不是你的,电话也不是你的,确实不好证明嘛。”黄桂云不知所措,“人老眼花啊,怪我当时粗心,把这些信息都写错了。”

不过,25日晚些时候,黄桂云汇款的银行方面表示,已经了解到此事的整个过程,将想办法为老人办理取款一事进行协调,帮助老人解决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