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荒滩洼地小雨小淹、大雨大淹。为了化水害为水利,搞活千年荒滩,1990年冬,八里河百姓开始修建大坝。
八里河,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县城南部的一个沿淮乡镇,因境内拥有一个国家5A级“八里河风景区”而远近闻名。
这个在今天看来风景如画的地方,历史上留给人们的回忆却并不美好———上世纪90年代之前,景区及周围是一片十年九淹的荒滩洼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如地形一样,处于全县的“洼地”。
这一切,因一场历时数年、数万人参与的脱贫会战得以改观。
时至今日,八里河已经发展成为安徽淮河流域的重镇。而当年那条由干群共同开拓的自我救赎之路,在现今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折射出积极的现实意义。
荒滩上的家庭变迁
9月21日下午,安徽八里河风景区内的气温还有些高,赵为云坐在自家便利店门外的凳子上,一边纳凉,一边照看生意。
今年70岁的老赵,是离景区不远的赵郢村人。自打景区开放起,他就在这儿做小买卖。从最初的手推车到现在的便利店,前后已有21个年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赵一家的收入主要与景区相关。他的儿子儿媳都在景区里开游艇,有着较稳定的收入。而他的便利店,每年除了各种开支还能存下4万多元钱。
如今的老赵衣食无忧,这让前半辈子吃救济粮的他很满意,“现在的日子,得劲!”平日里他一边做生意,一边在小店周围做义务保洁员,忙得不亦乐乎。
老赵生活的八里河镇,处于颍上县的“锅底”,承接着483平方公里的来水。在他的记忆中,“淮河岸边打喷嚏的人多了,家门口都会发大水。”连年“种麦子涝麦子,种黄豆涝黄豆”,几无收成。
据清朝《颍上县志》记载:“(八里河)众水所潴,故汪洋浩瀚,其势特大,淮涨则盈,消则涸”———自古以来,这里小雨小淹、大雨大淹、不雨闹旱。
由于常年吃不饱肚子,年轻时的老赵总是胃疼。现在生活好了,胃也不疼了。
赵为云的家庭变迁,是整个八里河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仅在景区的员工之中,就有将近200个家庭上演着类似的脱贫故事。
这些农民家庭的变迁并不能独立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形势之外,八里河的生活水平从全县的“洼地”变为“高地”已成现实。
2015年,该镇的人均收入为9860元,这在尚属贫困县的颍上是一个不俗的数据。按照县长窦灿辉的说法,八里河的经济水平“属于全县第一方阵”。而记者注意到,这个数据中还不包括农民为几百万游客提供服务的收入。
“有了人气,就带来了财气。”家住景区数公里之外的仁里村原支书孙多发告诉记者,每到旅游旺季,外地车辆无法开到景区,他们村周围成了临时停车场。他的儿子就用三轮车往景区送人,一天能挣300多元。
旅游业对“三产”的带动,是很多农民没有预料到的,但干部们早就想到了。赵为云至今都记得当年在景区建设的动员大会上,时任八里河区委书记张家旺说的那句话:“等公园(景区)建好了,你们就是在大坝上捏泥娃娃卖,烧开水卖,(挣的钱)也够吃的了。”
【专题】精准扶贫 安徽打响“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