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湖南站于8月30日在怀化市接棒启程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湖南站于9月2日圆满收官,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及客户端共56名记者编辑参加此次活动。十八洞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居中讲述者)正在向记者介绍村里精准脱贫经验。
经过多年的探索,黄柏乡坳背冈万亩脐橙基地在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授牌绿色无公害产品基地;2009年,成为赣南脐橙出口基地。” 在距离黄柏乡大约100公里的于都县罗坳镇大桥古嶂移民新村,和邓大庆一样,63岁的陈佛生整天乐呵呵的。
9月1日,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76岁苗族老太太龙德成家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里面尤其打眼的是一个有着蓝色大眼睛的外国小伙。在采访途中的乡间马路上,泰勒跟当地的村民、果农聊天,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地村民在精准扶贫致富后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
大渡桥横,安顺场波澜不惊。渡口边的安顺彝族乡新场村,1720名村民在“脱贫攻坚”的大旗下,开始打造自己的家园。石棉人在迈向小康的路上前行不止,红色血脉奔涌如初。
在中国西南夹金山脚下,生长着一大片玫瑰花园。2012年,陈望慧牵头成立了小金县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动员冒水村村民试种了50多亩大马士革玫瑰。
在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让人们仿佛回到当年那个火热的革命年代。在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的采访中,央视网记者意外发现了两位“致富带头人”:皇都侗文化村艺术团团长欧俊楼和侗锦博物馆馆长欧瑞凡。
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这些改变中国革命的事件深深地打上了“贵州烙印”,贵州由此饱含“红色气质”。红军的脚印遍布了贵州68个县区,中国革命在遵义迎来生死攸关的转折,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突破围追堵截……>>
9月11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四川站)第二站走进雅安芦山县。目前,龙门乡境内220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逐步完成,全乡31个新村聚居点完工入住,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长征路上奔小康”福建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来到雅安市宝兴县。李德安说,分红后合作社盈利的资金将全部用于新村后期再建设、农房维修,以及根据全村村民的劳动支出进行合理分配等,为新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站在翠芽27度景区的观景平台上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展现眼前。冯燕青介绍说,为了打造“茶旅一体化”旅游产业,我们把茶园、土地、房屋整合到一块,利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模式发展。
宝兴县雪山村村支书李德安介绍道,“全村146户,如今仅有4个贫困户,我们打算精准扶贫,建设村民合作社让所有人参与进来,让所有人都富起来。” 扶贫奔小康从来没有教科书,只能结合当地特色发展适合的产业,李德全好像已经找到红色老区要走的路,剩下就是发扬红军的苦干精神,不断取得新长征征途上的胜利。
“我有一个小目标,计划明年红星村的集体经济能有30万的收入,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变化,用这笔资金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实事。位于芦山的革命老区红星村,从来没有摘掉过贫困的帽子,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红星村在脱贫的路上也迈出了一大步。
走进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村,远处白云出岫,山色苍翠,近处广阔田畴,村舍罗列,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很难想象,三年前的4月20日,这里是大地撕裂的原点。白伙新村的新生活已经开启,而实际上,“4·2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芦山县龙门乡白伙组的特色农旅发展,并不是一枝独秀。
毛泽东、朱德旧居位于四川宝兴县硗碛乡泽根村二组,石木结构,是传统藏族民居风格。1935年6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这里,毛泽东、朱德分别居住这两栋房屋。红军经过时尊重民族习惯,宣传“红军不拿夷家一点东西”“红军和夷人是一家人”,所以深得当地群众爱戴。
(记者林丽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精准”。今年5月,国务院汪洋副总理到川调研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期间,充分肯定四川省脱贫攻坚战目标设计得好、标准掌握得好、干部选派得好、政策制定得好。不仅红星村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加快了发展步伐,白伙组也不甘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