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年逾七旬,非物质文化遗产“双人旱船舞”家族第三代传人陈金祥依然孜孜不倦地为乡里乡亲们带来欢乐。每到周末,在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广场,陈金祥就组织一帮老艺人为大家表演。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经常被陈金祥老人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时时传来清脆的笑声。
陈金祥年轻时当过兵,负过伤,后来进入铁路系统工作,一干就是近三十年。1900年退休后拾起父辈的绝艺“双人旱船舞”,曾荣获多个比赛奖项。在他的努力下,2007年南街村“双人旱船舞”获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金祥也被认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双人旱船舞”家族第三代传人。
《红灯记》、《朝阳沟》、《称妈》、《生男生女都一样》……一部部经典作品,在陈金祥老人的演绎下,每个角色都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观众无不拍手叫绝。
陈金祥说,双人旱船舞表演包括:唱、道白、舞板及各种行船、扬帆动作,伴随锣鼓音乐形成各种套路。由于表演场地不受舞台条件的限制,所以一直是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历来是以艺人口传心授传承,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也没有强制的传承关系,学习者完全靠个人爱好和兴趣。
陈金祥说,他家三代都承习旱船舞表演。父亲和爷爷当初表演不仅是因为喜爱,更多的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如今依然健在的89岁的陈荣安老人是陈金祥的叔叔,18岁开始学习双人旱船舞,一直扮演前仓坐船女的角色。
正是因为“南街村双人旱船舞”在解放前广受群众喜爱,1948年,解放军南下路过临颍县城,陈家兄弟还专门上演了一出双人旱船舞迎接解放军,庆祝胜利。并被一个随军记者拍成了照片,收录在一本名叫《出击》的书中。
陈金祥老人的主要成就:
1997年4月参与老干部精神文明艺术团,开始巡回演出;
2000年获漯河市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周戏迷擂台赛优秀奖;受到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表彰;
2002年获临颍电视台《综艺擂台》第三期戏曲擂台擂主;
2002年获许昌电视台《戏迷乐园》第64期擂主赛二等奖;
2005年获漯河市声乐、戏曲电视大赛优秀奖;
2006年获五地(郸城、郏县、临颍、新郑、许昌)戏曲精英擂主争霸赛优秀奖;
2007年南街村“双人旱船舞”获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被漯河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授予“漯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双人旱船舞》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获河南省民间艺人中级职称;
2012年获漯河市群众文化艺术展小戏大赛三等奖;
2012年被郑州火车站评为“退休职工义务奉献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