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台风“尼伯特”于7月9日在福建省泉州石狮市登陆,据民政部消息,截至10日17时,台风“尼伯特”已造成44.9万人受灾,20.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近1,900间房屋倒塌,1.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5.8千公顷,其中绝收1.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6亿元。特别是,福建闽清县防汛抗旱指挥部11日晚通报称,闽清县受灾情况空前严重,截至11日19时统计,死亡10人,失踪11人。目前救援仍在继续,详细灾情还在进一步核实中。
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的气候影响,各种气象灾害层出不穷,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大。无论是横扫海南的台风“威马逊”,还是对盐城造成了数百人伤亡的龙卷风还是超级台风“尼伯特”,无一不给人们造成巨大的伤害。遗憾的是,成长中的中国公益机构虽然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气象与可持续发展之面临的挑战,但往往因为缺少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同类组织行动分散、缺少交流协作,而难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气象灾害方面应有的作用,进而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改变。
基于人道主义精神,为了探索中国的应对风灾模式,彰显中国专业志愿者的风采,探索我国的跨地区、跨国界、跨洲界抗击风灾专业志愿服务模式,从而提高中国的大国地位和专业志愿服务精神,7 月 10 日, 上海国乾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上海弘毅生态保护基金会、浙江省德清县清禾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福建义工俱乐部、卓明方舟减灾事业发展中心、弘毅社会影响力中心、新华网等机构联合发起“风灾应对联盟”,并在浙江省德清莫干山设立联盟筹备秘书处。据悉,目前已经有 50 余家公益组织宣布加入风灾应对联盟。
上海国乾公益基金会希望通过风灾应对联盟的筹备成立,倡导全社会对因海洋气候变化而引起的各类风灾的广泛关注,并支持以长效可持续机制推动风灾应对事业的发展, 通过论坛、交流、学习、训练、信息分享、协同行动等方式,提升中国风灾救援组织的风灾应对能力,做好防灾、减灾、备灾、应对和善后等工作。
风灾应对联盟(筹)秉持多元、平等、开放、专业的原则,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为中国有志于从事风灾应对事业的公益同仁营造积极乐观、合作共赢的行业氛围。为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夯实基础,推动中国风灾应对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上海国乾公益基金会藉此倡议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及参与风灾应对事业。
据悉,同日,上海国乾公益基金会联合上海弘毅生态保护基金会宣布投入 50 万元设立海洋公益专项基金,以有效可持续地推动海洋公益事业。
“风灾应对联盟”发起机构介绍:
上海国乾公益基金会:成立于 2016 年 6 月,由国乾战略资本发起,是一家关注儿童发展与长者服务的社会投资型基金会。
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参与防灾、减灾、备灾、救灾相关政策的制定, 建立社会力量救灾协调机制,建立民间防灾备灾体系,搭建慈善救灾信息沟通平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等。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是在基层和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方面开展能力建设与技术标准研发与制定,行政政策与发展方向研讨,并开展评估、认证、培训及交流等工作的专业机构。
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是一家致力于支持民间公益组织的资助型公募基金会,成立于 2009 年,主要发起方为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
上海弘毅生态保护基金会:成立于 2016 年 3 月,是由弘毅迁善集团发起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致力于引领财富向善,人人公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业务聚焦于生态保护、自然教育与绿色投资领域。
浙江省德清县清禾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是 2013 年 11 月经县民政局登记的成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职能是: 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公益组织之间搭建合作平台
福建义工俱乐部:福建义工俱乐部是由志愿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以“义工在行动、爱心在传递”为口号,以“让爱成为习惯、行动从心开始”为服务理念,致力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民间自发性、互助性的 NGO 组织。
卓明方舟减灾事业发展中心:一家以专业处理灾害信息、协助救灾资源对接、促进救灾效率为工作内容的社会组织,其成员均为深度参与过汶川地震等地震救援工作的信息志愿者。
弘毅社会影响力中心:一家借鉴国内外社会影响力投资的发展模式和经验,通过建立社会价值投资平台、中国好项目平台、公益众筹平台以及慈善信托平台,对接国际机构、政府、捐赠方、社会价值投资方、项目执行方、需求方等利益相关方,实现社会影响力最大化的支持性平台机构。
新华网: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主办的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文网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