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保育院:跨越时空连接两次文艺座谈会的时代经典

作者:吴楚 张炎良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5-12-25 10:10:16

延安保育院:跨越时空连接两次文艺座谈会的时代经典

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剧照。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吴楚张炎良)明天即将迎来毛泽东诞辰122周年的日子。他一生墨宝无数,有一个题词却鲜为人知。那是写在巴掌大的笔记本上的六个字:“又学习,又玩耍”。这样的大白话,像是说给娃娃听的,也确是说给娃娃听的——这是70多年前,毛泽东给延安保育院的孩子们的叮嘱。这段尘封的历史被发掘出来,缘起于一部舞台剧,名字就叫做《延安保育院》。

  “让历史从斑驳的墙上走下来,活起来”

  ——小羊我多羡慕你/能和妈妈在一起/请你告诉我/我的好妈妈/她在哪里?

  ——宝贝妈妈一直在这里/山水相隔凝望你/短暂的分离/是为了相聚/妈妈的心永远思念你……

  宝塔山下延水河畔,圣地大剧院的舞台上,稚嫩的童声与远方的母亲隔着时空对唱,灯光幻化的蒲公英飘落在每个人的头顶,黑暗中许多观众低声抽泣。

  一位75岁的老人难掩激动,一度起身走出场外“平静一会儿”……她是毛泽东的女儿李讷;

  另一位77岁老人看完演出后,走上舞台紧紧握住主演的手说:“虽然你还很年轻,但我在这里却特别想叫你一声‘妈妈’!”他是罗瑞卿的儿子罗箭;

  还有一群十七八岁来自香港的青年,曾经参与过“占中”运动,却在看完这场演出后泪眼婆娑,甚至有人提议:“这么棒的演出应该去香港巡演啊!”

  “几乎每个观众都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泪水洗刷灵魂,心灵得到净化。”这是一场怎样的演出?讲述了什么故事?为什么具有这样大的魔力?

  《延安保育院》,这部红色历史舞台剧从第一次登台亮相至今已逾五年,“打造一部文艺经典,让挂在墙上的历史走下来、活起来。”这是总策划张小可的初衷:“历史不是复制的老照片,不是做旧的家具,不是流利的解说词……延安的故事有很多,几天几夜都讲不完,但延安保育院曾是个被遗忘的角落,以小见大,讲述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故事,更贴近人心,更能打动人。”

  舞台上让人为之动容落泪的分离,是历史上确凿发生过的真事。1935年至1948年,中共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革命将士和仁人志士舍家纾难奔赴前线,留下无人照料的子女或遗孤。幼小的生命有的在后方嗷嗷待哺,有的在枪林弹雨中转移,经受了残酷的战争洗礼,但“马背上的摇篮”却给了他们无限温暖。

  “延安保育院”是当时设立在延安的“儿童保育院”“托儿所”“保育小学”的统称,据不完全统计,十余年间养育了5000多名孩子。

  这些孩子中,有李鹏、李铁映、邓林、伍绍祖、刘太行、任远征……“可以这么说,保育院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成长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才。我们党在那样极端艰苦的情况下,能够细心地考虑到接班人的培养和教育,的确是高瞻远瞩。”73岁的刘歌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

  刘歌和四个同样诞生于延安的小伙伴,在一个喂牲口用的笸箩里长大,他的父母要去东北,他由此被送进延安第二保育院,正是这家保育院跨越千山万水,突破无数艰难险阻,把140多个幼儿,无一伤亡地送到他们的父母身边,“这不能不说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当时杨家岭被轰炸得啥都没有了,边区大礼堂没有顶子,窑洞里都没有门窗。老师领着我们一边建校一边上学,操场到处长着草,宿舍没有门。我们就用东西把门和窗子挡住,睡在里面,老师睡在边上。有时候晚上有狼,经常把我们喂养的羊啊猪啊吃掉。”75岁的刘志文回忆。

  “写大字,没有墨,就到延河河滩去捡石头,捡来一种红色的小石头,在石板上磨出红墨汁,可以代替黑墨汁写字。没有纸和笔,就自做沙盘,在盘中练习写字、认字。”72岁的马晓文回忆。

  ……这些老保育生的珍贵记忆,一点点被抢救记录。为了真实还原历史,2010年起,《延安保育院》的创作团队上北京、下重庆、走陕西、到南京,历时半年多,搜集整理了500多小时的录音和1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在此基础上,升华、凝练、淬火。“在创作时,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这部作品能真实生动地反映保育院的生活,反映延安火红的精神,在大众广泛地接受和传唱中,将这段被当下人正在淡忘的历史,正在磨灭的红色精神重新拾起,通过我们的努力,延续中华民族永恒的声音。”总导演李捍忠如是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