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耕耘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群像

新华网 2015-07-01 22:59:38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汗水“筑梦”,作别“等靠要”的日子

15年前,西藏拉萨仁钦蔡村,44户中有41户低保户。2011年,当45岁的达娃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时,全村每年只有7233元的集体收入。

“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甚至做梦都在想怎么能让村民的生活富起来。”达娃说。

过去,村里的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色拉寺脚下的一排简易铁皮出租房,他寻思着盘活资源:拆掉简易房,办起洗车场。

在扶贫部门的支持下,2012年6月,仁钦蔡村“扶贫洗车场”开业,当年年底就为仁钦蔡村每家每户分红1500元。如今,扶贫洗车场已带动11名村民就业。

达娃的点子远未停止:建起“扶贫超市”、办起“扶贫出租屋”……如今,全村的扶贫公益性岗位达到21个,2014年每家每户分红超过4000元。

有了稳定收入的村民开始主动向国家申请退保,如今全村的低保户仅剩5户,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独门独院的房子。“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这么好,咱不能再‘等靠要’,用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路才走得远,走得长。”达娃说。

在革命老区江西,另一位少数民族干部——“山哈”书记兰晓珍将脚印嵌满了浸透着先辈们热血的红色土地,用14年的光阴,带领4000多名畲族乡亲告别了贫穷的过去。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在吉安市永丰县龙冈畲族乡,“山哈”们祖祖辈辈都在贫困线上挣扎。

2001年,初来龙冈的兰晓珍为了尽快摸清现状,用一年的时间把全乡144个村民小组220多个自然村跑了个遍。

桐子窝村只有10多户人家,唯一的出路是一条15里不成形的羊肠小道,肥料运不进,东西运不出,只能肩挑背扛。村里全是土坯房,家家户户空荡荡,2002年上半年兰晓珍到这里调研时,眼前的场景深深地刺痛了他。在龙冈,还有60多个自然村的情况与这里差不多。

兰晓珍痛下决心,从改变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做起。

为了筹集基础建设资金,他开始四处奔波,跑项目、拉赞助,用真情唤来了各方支援,先后累计争取各类资金2亿多元。

老街拆迁完成了,自来水厂、农贸市场建起来了,村村通上了水泥路,消灭了“无电村”,水利设施大幅改善,如今的畲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有了大大改观。

为了让乡亲们的日子有盼头,兰晓珍又带领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马,坚持每年举办十多期实用技术培训班。瞅准了地理优势和“红色历史”,龙冈主动融入大井冈旅游圈,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如今的龙冈已经赶上了全县发展的步伐,全乡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705万元跃升到现在的5亿多元;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931元跃升到现在的1万余元。

“啊呀嘞,龙冈有个好书记,哎,跟俺老表心连呀心,哎呀,齐心合力谋发展,哎呀,同志哥,畲乡面貌日月新。”山歌里的“好书记”兰晓珍依然没歇气。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去努力,怎么对得起父老乡亲?”望着一幢幢新房,兰晓珍锁着眉头,嘴角上扬。(执笔记者:吴光于;参与采写记者:张文静、荣启涵、顾玲、张进林、曹婷、张京品、吉哲鹏、赖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6.79K

相关报道

变数 武装到牙齿
联合国下属机构财政赤字:成员国频欠“会费” 除了希腊,欠过IMF钱不还的还有谁?
当好莱坞大片遇上食物:魔戒变甜甜圈 马卡龙激怒绿巨人 高考撕书狂欢过后 看各学科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