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让法治精神铭刻在公民心中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张宸、闫祥岭)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将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无疑将会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法治新风,其中普及公民法治教育、形成全社会法治风尚,对建设“法治中国”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经济领域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或多或少都有行政干预、缺乏公平竞争环境等问题。再如,长期以来,人们遇到问题和纠纷习惯找关系、找熟人、找路子,而走法律途径解决往往被抛之脑后。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领导干部迷恋“权力至上”,决策“大包大揽”。在一些地方,“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笔头(领导批示),笔头不如口头(领导交代)”“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信访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等民间流行语,清晰传递了民众对当下法治积弊的忧虑,更揭示整个社会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凡此种种,解决之途无疑需要大力培养法治精神。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源之水。客观上说,法治并不仅仅体现于普通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
改革越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越临近,群众对依法保护公平正义的期待越热切,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就越紧迫。只有全面培养、形成、弘扬法治精神,才能最大范围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社会合力。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小到文明出行,大到依法治国,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源于公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包括培养人们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权利与义务对称的精神、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等等,最终要让法治精神形成铭刻在公民内心的风尚。
- 冯小刚向习总书记汇报:现正筹拍《抗美援朝》
- 《垃圾男孩》:史蒂芬-戴德利的贫民窟冒险
- 布莱克怀孕后首亮相 美裙翩翩优雅迷人
- 小贝全家现身机场不见长子 小七忙躲镜头
- 刘德华赴韩国助威残奥会:每个人都是冠军(图)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独家策划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驻美国大使奥泰巴25日表示,阿联酋第一名女飞行员日前领导该国的战斗机群在叙利亚对“伊斯兰国”(IS)极端分子展开空袭。
详细>>精彩推荐
- [热点] 詹妮弗劳伦斯陷好莱坞艳照门 疑手机被黑
- [明星] 美国名嘴里弗斯病危 仅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 [明星] 朱莉婚后一身黑衣首现身 无名指秀钻戒
- [电影] 《亲爱的》威尼斯首映受好评 感动威尼斯
- [争论] 韩寒看过被痛批文章 片方:这事挺滑稽
- [新片] 苏有朋否认奶茶妹妹演《左耳》 已找到"小耳朵" 影片即将开拍
- [秀爱] 贝克汉姆夫妇结婚15年 贝嫂收夫13枚婚戒
- [明星] 碧昂斯演唱会粉丝自拍 米歇尔与2女儿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