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语言
计算机化现象正在影响我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这个令人悲哀的趋势不可能逆转。但是,这一趋势也有好处,那就是由于读写能力障碍的相对降低,所以语言得到了更高效的使用。
在众多中国荧屏热播的歌唱比赛节目中,有一档电视节目因其独创性(不基于国外引进的电视节目形式)和教育价值脱颖而出。这是一个有关汉字听写的电视节目。令人吃惊的是,这个节目很有趣,也充满悬念。
比赛规则很简单:来自不同省份的学生各组成小组,与其他小组进行汉字、词书写比赛,字词由主持人念给他们听。他们可以擦除已写字词,直到提交或时间到。书写过程的放映使得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都能见证节目的公正性。并且,现场观众还可以以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书写的形式参与到节目中来。
比赛的结果是令人震惊的:许多并不很难的字词成为年轻人的绊脚石。因书写错误而失败的选手将会被淘汰。
成年观众的结果更糟糕,平均分数比台上正式选手的更低。
如果这就是对中国人书写汉字能力的准确计量,很明显,我们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丢失这种能力。这里的“书写”我仅指手写。众所周知,造成这个问题的元凶就是键盘输入。它的出现使人们不必记住汉字所有的笔画。键盘输入使写字更简单,但是它也在慢慢削弱在中国被认为是受教育的人所有的最基础的东西。
现在我需要为那些不熟悉汉语的人们普及一点背景信息,在这里我们所关注的是汉语的书写。与西方语言不同,汉字是象形文字,而不是以它书写的方式发音--即使汉字可能也包含声音元素。每个字都是一幅画,你需要记住它的一系列笔画才能将它写出来。
传统观点认为需要掌握约3000个字才能书写汉语,一个一般学生要用小学期间的很多时间来训练这项能力。
人们几乎是本能地想要简化这个书写系统。中文老师经常对表现不好的学生稍作处罚,例如让学生写100遍自己的名字。对于这项处罚来说,叫“丁一”的人是最幸运的了,因为这个名字的姓和名加起来只需三划。而另一个极端就是,有的名字会有30划。
现在,对于作者来说,当一次要写成百上千的亲笔签名的时候,经常用草书可以跳过或者合并笔画。
但是对于学生来讲,这种简化书写形式是不被允许的。实际上,这种形式可能被认定为近似于拼写错误。
现在通常有两种在标准键盘上输入汉字的方法:一种系统是将每个汉字转换成一连串数字,通常是四个数字。这一系统需要人们记住一套规则,并且要经常使用以提高打字速度;另一种系统是拼音系统。它将汉字用罗马字母形式表示出来,使你能读出每个字。如果你掌握了普通话的发音方法,那么你将会本能地使用拼音输入法,即便这种方法还需要加上从一行同音异形字中选择正确字形这一步。据调查,90%的打字者依赖这种输入法。
最近新出现的特例则是使用触屏设备来书写单字,书写后触发设备显示多个形似字,从这些字中你可以选择正确的那一个。这种方法对于普通话说不标准的人或者没学过拼音的人(大多为年老者)很有用。
个人计算机及其配件在近30年来被广泛使用。这一现象使识字能力和书写能力成两极分化状态。从二十几个单字中选择正确的同音异形字要比书写这个字的正确笔画简单多了。
在我这行里,汉字书写仍然是手写。当我采访别人的时候,我用笔记本而不用电脑。遇到笔画拿不准的字时,我通常用拼音代替字形。这些只是在我以后回顾笔记的时候使我记起这些字的线索。
偶尔,当我不得不为某人留手写笔记时,我有时会用手机输入拼音来查找字形。说真的,这些字不难。因为将拼音拼接到由汉字组成的句子中的做法是很不专业的,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
换句话说,如果我是这个电视节目的参赛者,我可能在第一个字的测试中就惨败而归。而且在中国还没有人见过电脑键盘的时候,我就已经被训练过这种技能了。
这种基本技能正在以令人恐慌的速度和规模侵蚀汉语文化,这是不是很恐怖?是,但也不是。尽管书写一定量的汉字这种能力是值得赞赏的,但是我们必须扪心自问,对基础教育而言,这种能力真的如我们料想的那样重要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理解语言的功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语言的作用仅仅是交流。如果你能用汉语说话或者写简单句子(现在在短信中更多地被用到),这就足够了。但是,对于少数人来讲,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它更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他们可以表达更细腻的情绪、艺术的渴望以及哲学思维。即便是在这个圈子里,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不同层次的诡辩。有人会感伤手写汉字能力的丢失;有人进一步思考,认为不仅汉字笔画很重要,传统毛笔书法也很重要,应该成为中国人教育的一部分。
讽刺的是,读写能力的门槛设置的越高,识字率越低。比如,我们将读写能力标准规范为五种不同字体的书法和一万字词汇,识字率会低的一塌糊涂。我们国家从五四运动开始就着手推广简体汉字以及汉字的罗马字母化(如拼音),这就是这些行动背后的基本原理。当我们拿在港台通用的传统繁体字与简体字作比较时,当然是繁体字字形更优雅,涵义更丰富。但是繁体字很难学好,这样的话,那就更少有人能够使用这种语言了,至少是在书写这方面。
我仍然记得,当我在乡下遇到老年人,发现他们竟然不能写自己的名字时,我有多震惊。对于他们来说,教育就等同于读少数几个字的能力。我认为今天的年轻一代应该不会遭受这种文盲的负担。有了这些无处不在的便利工具,想要否定他们读写和输入汉字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对于有更多渴望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有机会掌握汉语最精妙的部分。正如学习古典文学或者弹钢琴一样,学习汉字书写是值得鼓励的。
(中国日报 周黎明 翻译:王怡婷)
精彩热图
24小时新闻排行
独家策划
精彩推荐
- [涉毒] 网传李代沫吸毒被调查 唱片公司拒回应
- [明星] 明星告别两会:成龙赞会风赵本山手机走红
- [电视] CBS续订三季<大爆炸>将有10季播至2017年
- [明星] 全智贤未来引关注:隐退还是拍续集?
- [电影] 《雪国列车》“即刻启程” 导演抵京宣传
- [明星] 金秀贤:最难忘与全智贤暂停时间之吻
- [电视] 王岐山谈《星星》:韩剧走在咱们前头
- [电影] 姜文《一步之遥》曝海报 定档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