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753f9fa310030f813cf40e
中国日报网 > 轮播图 >
中国日报网 > 轮播图 >

绿色旅游成时尚

在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全国多地举办活动或发出倡议,引导人们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近年来,作为绿色产业的代表,旅游业通过打造绿色低碳旅游目的地、推广绿色旅游休闲方式、引导游客形成绿色低碳的旅游消费观念等途径,不断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2022-06-22 04:02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丨香港故宫文博馆:从奠基到开馆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畔的西九文化区,一座类似古代器皿方鼎的巨型建筑面朝大海昂然矗立,金色外观在阳光下分外抢眼。2022年5月10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右)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计师严迅奇(左)在挥手致意。2022-06-21 19:37

夏至的“至”,是什么“至”?

夏至的“至”,强调的是天文意义上的极致。这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日照时间为一年中最长,太阳高度角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  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层含义是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球地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2022-06-21 09:02

香港故宫文博馆将于7月2日向公众开放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7月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914件珍贵文物将于7月在香港故宫文博馆开幕展中亮相,其中一级文物166件,属“国宝”级别,占借展品总数18%。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914件珍贵文物将于7月在香港故宫文博馆开幕展中亮相,其中一级文物166件,属“国宝”级别,占借展品总数18%。2022-06-14 09:35

重回宁静与美: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得到有效保护

5月以来,一年一度的可可西里藏羚羊大规模迁徙拉开帷幕,待产的雌性藏羚羊通过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动物通道,继续向藏羚羊“产房”可可西里卓乃湖进发。张发起介绍,可可西里地区的植物是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至关重要。2022-06-14 09:33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炎炎夏日 感受“非遗”里的清凉

凉茶、扇子、香云纱……芒种已过,仲夏来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感受“非遗”里的夏日,为你带来无限清凉。它们蕴含中华民族卓越智慧和文化内涵,为国人提供着强大的凝聚力和不竭的创造力。2022-06-13 09:31

【海报】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向世界展示“中国精彩”

6月11日是我国第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截至目前,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到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总体保护状况良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我国一直在不断推进的工作。2022-06-11 19:53

艺创激活千年古镇

2022-06-10 09:30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办6200多项活动

(记者郑海鸥)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组织全国各地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据了解,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口号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激发非遗活力 创造美好生活”“乡村振兴 非遗同行”。2022-06-09 04:56

芒种:“三夏”农事忙,青梅煮酒香

芒种以农事命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即此时有芒的麦子可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今人多把煮酒理解为温酒之意,但在宋人诗词中,“青梅煮酒”指的是将青梅与煮酒两种食物相佐食取。2022-06-07 10:20

端午节能跨省旅游吗?

中新财经注意到,这是首次将跨省游“熔断”政策的行政单位从省(区、市),调整为县(市、区、旗),以及直辖市的区(县)。其中,吉林文旅厅5月31日指出,鉴于目前吉林省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即日起,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2022-06-02 07:56

夏日乘凉之际 不妨观赏下这些星空美景

满月恰巧准确出现在月亮经过近地点的时刻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出现在经过近地点前后一天左右就可以称为“超级月亮”了。满月恰巧准确出现在月亮经过近地点的时刻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出现在经过近地点前后一天左右就可以称为“超级月亮”了。2022-05-31 09:44

让数字藏品产业激活文创市场

近来,越来越多艺术家、博物馆、媒体机构争相入局数字藏品市场,发售各类数字化文创作品,一些兼具艺术性、稀缺性、实用性和收藏性的佳作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引发人们对数字藏品的关注。2022-05-29 08:15

2022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培育项目公布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22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培育项目名单的通知,共有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以及有关全国性人民团体、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单位申报的27个项目被评为2022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11个项目被评为2022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培育项目。2022-05-27 08:15

全民阅读时代少年儿童爱读什么书

男生购书类别占比排序为:教辅类(65.03%)、主题出版类(17.19%)、文学类(13.35%)、社科类(1.62%)、漫画类(1.50%)、生活类(0.85%)、科普类(0.46%)。女生购书类别占比排序为:教辅类(45.57%)、文学类(27.93%)、主题出版类(16.65%)、社科类(3.84%)、漫画类(2.57%)、生活类(2.18%)、科普类(1.26%)。2022-05-26 09:09

美丽街巷留住城市的根

江苏省如皋市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内,街巷、院落间绿意盎然,景色宜人。街巷是城市的窗口,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形象;街巷也是城市发展的镜子,折射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是否以人为本。2022-05-25 06:05

全民阅读 ▏阅读,成为更好的自己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提倡和推动下,我国全民阅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国民阅读率在逐年攀升。大家在逐渐浓厚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了解到读书的价值。2022-05-24 12:25

西藏考古为何重要?

直到20世纪70年代,四川大学和西藏自治区的考古工作者在西藏东部昌都地区,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如今,一部西藏高原的人类史、文化史和文明史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2022-05-22 03:53

“中国旅游日”,透过长卷云游湾区美食

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根同源,其中粤菜又是三地之间重要的情感纽带。值得一提的是,顺德还是“中国厨师之乡”,从烹饪大师到乡间主妇全民皆厨,故而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之说。2022-05-19 12:32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盛大开馆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新探索

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供图  洛阳博物馆一隅。5月18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洛阳“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同步启动。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统筹文物保护和城乡发展需求,更好彰显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2022-05-18 07:25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