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漯河市委党校组织功能区班学员赴贾湖遗址博物馆和贾湖考古遗址现场,开展了一场以“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现场教学活动。此次教学旨在引导学员深入理解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深刻内涵,探寻文旅融合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贾湖遗址作为距今约9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存,以“最早的契刻符号”、“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等“十一个世界之最”闻名于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根脉之一。在博物馆内,学员们依次参观了“礼乐之源”、“龟甲契刻”、“稻香渔猎”等展厅,通过观摩出土文物、沉浸式场景体验和先进声光电展演,深刻感受贾湖先民的非凡智慧与创造精神,体悟中华文明的悠久与厚重。
现场教学不仅是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更是推动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入研讨。教学过程中,学员在授课老师的引导下围绕如何将贾湖文化这一顶级IP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推动贾湖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做好“文物+文旅”“文化+文创”的大文章。例如,可深入挖掘贾湖骨笛、契刻符号等独特元素,开发具有高辨识度的文创产品和文旅体验项目;可促进考古研学、农耕体验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目的地。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现场教学形式新颖、内容深刻,使大家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汲取了智慧与力量,进一步拓宽了推动本地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为挖掘地方文化底蕴、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服务漯河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片由刘青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