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后,我们社区网格员有了更多时间服务辖区群众。”
近日,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昌路街道翟靖巷社区党委书记杨晓梅感叹,以前,各种报表、会议应接不暇,让网格员忙得团团转。现在,减负措施落地,不必要的负担被削减,大家有了更多精力走访入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在翟靖巷社区居民陈阿姨家中,她满脸笑意地说:“现在网格员经常会来我家里坐坐,问问我们的难处。上次我向网格员反映我家暖气不热和卫生间房顶渗水,她们现场就联系热力公司和楼上住户,并于当天就解决了问题,这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我们心里暖乎乎的。”
今年以来,西夏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一定三减一优”(“一定”权责边界、“三减”同向发力、“一优”阵地功能)为工作着力点,开展一系列减负赋能举措,积极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难题,有效减轻各村(社区)工作负担,为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进翟靖巷社区便民服务站,居民张大爷正在办理高龄津贴认证。“以前要跑三四个窗口,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连材料都是工作人员上门帮我准备的!”他感慨地说。
据了解,为提高社区服务精细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西夏区积极推动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综合窗口改革,将66个社区原有的社会救助、就业指导等8个窗口压减为1个综合窗口,打造“全科+专窗”的服务模式,实现开放式办公、一门式受理、一口清导办、全科式服务。
以“网格服务点”为依托,推行“政务服务+网格化”模式,将坐等转变为主动靠前服务,通过建立流动化网格服务点190余个,最大限度地把养老医保、劳动就业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权限下沉,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帮代办服务。
同时,不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下沉到小区网格,主动深入居民家中采集基础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发现安全隐患,真正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西夏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夏区指导各镇街根据辖区村(社区)实际情况,从党的建设、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多维度出发,全面梳理各项工作事务,制定了各村(社区)依法履职、协助和取消工作事务目录,有效精简基层工作内容,切实减轻村、社区工作人员负担。截至目前,已完成18个村、66个社区工作事务目录制定工作,其中村(社区)依法履职、协助事项分别为16项、25项,取消事项为7项。
如今,辖区各村(社区)在工作事务目录制定后,积极探索服务群众新模式。贺兰山西路街道书香苑社区成立乐享慧邻社区服务(宁夏)有限公司,采取“无偿+有偿”“经济+公益”“发展+治理”的方式,有效解决居民需求痛点和市场服务盲点,切实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此外,西夏区全面梳理各单位挂牌上墙内容,以“除必须保留,其他全部清理”为原则,今年来共清理社区外墙悬挂机构挂牌12块、社区内上墙制度60项以及各类工作法、载体亮点80余项。一社区干部说:“现在牌子少了,但服务不能打折,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转向精细化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记者: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