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中国体育彩票杯”2025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游泳比赛在北京朝阳凯文学校游泳馆举行。
共有来自北京市30支游泳传统校及6支业余体校的共36支代表队,800名运动员参与了本次比赛。比赛分为男、女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共6个竞赛组别,设置单项男、女自由泳:50米、100米、200米;仰泳、蛙泳、蝶泳:50米、100米;200米个人混合泳。团体接力项目设置男、女4×50米自由泳接力和男女混合4×50米混合泳接力,共68个比赛项目。
今年读高一的孙艺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练游泳的她,现在已经练了9年左右的时间。在她看来坚持练游泳这么久,最主要的是因为热爱。
本次比赛她报名参加了200米自由泳和200米个人混合泳。她说:“老师对我非常支持,我希望能为学校争光。”谈及练习游泳的感受时,她说:“练体育苦肯定是有的,但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坚持。学校一直都非常支持我们,队里的氛围也非常好。学校也经常鼓励我们去参加各大比赛,这对我们都是很好的锻炼。”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五年级的龚子洋在赛后表示:“这次比赛的选手水平都很高,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游。练习游泳多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游泳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更强壮。”
“我觉得这次比赛的场馆设施非常好,每个人都特别努力。这次参赛我既激动又紧张,能参加这么好的比赛,离不开学校、老师和父母的培养,也离不开自己的坚持。练习游泳让我学会了坚持,懂得了为梦想而奋斗。通过这次比赛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对我今后的学习和游泳训练都有很大的帮助。”谈及参赛感受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的王中岳如是说。
同时,王中岳表示:“练习游泳需要坚持和努力,体育项目不一定全靠天赋,更需要对项目的热爱,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我从四五年级开始练习游泳,一直练到现在。虽然中间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但在父母的鼓励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坚持下来了,这对我的成长帮助非常大。”
看着赛场上孩子们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赛场边的教练在为孩子们加油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游泳队教练修雪婧表示:“北京市传统项目学校游泳比赛这几年越办越好,参赛学校、人数持续增加,整体水平也明显提升,说明北京市学生游泳运动员的整体发展态势很好。有这样的环境与平台,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同时,赛事的裁判员非常专业,后勤、场馆及休息区保障逐年提升,为孩子们创造好成绩提供了必要条件。去年我们包揽了高中组、初中组团体第一名,今年共派出33名队员参赛。孩子们表现都非常好,值得点赞。”
北京市第四中学游泳队教练闫宗博则认为:“这次比赛参赛学校和体校非常多,整体水平高,能代表北京青少年游泳训练的实力。学生们大多很重视,发挥也很好。”
作为游泳传统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开展游泳项目历史悠久,对此,闫宗博介绍:“我们的学生白天上课、放学训练。比赛既是锻炼也是检验,能提升他们的勇气、竞争意识和坚持到底的毅力。
我们学校非常重视游泳项目,游泳被纳入必修课,每年5月到暑假前,高一至高三所有体育课改为游泳课,人人必须学会游泳。同时,训练资源充足,除特长生外,普通学生也可参加校队,利用课余时间系统训练。再有,学生们学业与训练双优,不少学习非常出色的学生通过校队训练达到一级运动员水平,并代表学校参赛。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比赛,最终,史家胡同小学、奋斗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游泳队、北京市丰台区第三小学分别获得小学组团体总分前六名,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金奥游泳队、北京汇文中学游泳队、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市育英学校、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分别获得初中组团体总分前六名, 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金奥游泳队、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北京市育英学校、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北京汇文中学游泳队分别获得高中组团体总分前六名。
本次比赛执行总裁判长夏子阳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各传统校在梯队建设、人才培养上持续加大投入,为市队输送了大量后备人才,在刚结束的全运会上初露锋芒。北京市传统校比赛是全国传统校游泳锦标赛的练兵场,通过市级平台提前磨合,为在全国赛场赛出成绩打好基础。本届赛事为近三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36支代表队参赛,参赛选手达800人,比上届净增约200人。为了做好本次比赛的相关工作,我们在赛前制定了详细的安全预案及活动方案,裁判、技术岗位全部按全国比赛标准培训、实习,确保成绩判定‘零差错’。”
本次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大兴区游泳运动协会承办。作为深耕多年的品牌赛事,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游泳比赛始终坚守“体教融合”核心导向,以赛事为纽带搭建多元成长平台。赛事不仅全面检验青少年学生运动员的体能储备、心理韧性与游泳专项技能,更以校队、体校组队模式为基础,助力青少年在竞技拼搏中锤炼意志、凝聚团队力量、强化集体荣誉感,同时构建起体育传统校与体校的深度协作桥梁,为青少年交流互鉴、提升协作能力创造有利条件。通过优化校体联动培养机制,赛事持续推动青少年学生运动员全面健康成长,着力发掘、选拔、培育游泳项目优质后备人才,稳步提升青少年运动员培养质效,让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游泳特色优势得以传承与彰显,为北京市青少年游泳运动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本次北京市体育传统学校游泳比赛中的小选手们身姿矫健、自信满满,在比赛中展示自我,挑战自我,书写了青春的激情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