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兹奖得主北交大开讲 解析现代世界的数学密码

近日,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获得者埃菲・杰曼诺夫教授应邀在北京交通大学作专题讲座。

菲尔兹奖得主北交大开讲 解析现代世界的数学密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6 15: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26日电(记者 邹硕)近日,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获得者埃菲・杰曼诺夫教授应邀在北京交通大学作专题讲座。这场以"现代世界中的数学"为主题、汇聚顶尖智慧的学术盛宴,吸引了校内外数百名师生、科研工作者及数学爱好者到场,共同探寻数学的理论之美和实践之智,感受基础科学的磅礴力量。

菲尔兹奖作为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自1936年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表彰40岁以下在数学领域作出突破性贡献的青年学者,其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往往引领着全球数学学科的发展方向。此次受邀的埃菲·杰曼诺夫教授在数学领域成绩斐然,被誉为"国际数学界的领军人物、世界顶尖的数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代数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非结合代数、群论等,特别是他解决了20世纪群论学家以及代数学家们所困扰的限制伯恩赛德问题,因此在1994年获得菲尔兹奖。

讲座中,埃菲・杰曼诺夫教授以数学的独特魅力切入,开展了一场兼具深度与趣味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数学不同于实验科学,其核心在于"证明"。他解释道:"实验科学的结论可能因时代变迁而被修正,但数学的证明是永恒的—正如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中的定理,历经千年依然成立。"他通过列举代数方程求解涌现出伽罗瓦理论和基本粒子对称性的群论描述,深入阐释数学之美。"数学的美感,如同音乐家欣赏巴赫与贝多芬的乐章,是一种纯粹而深邃的智慧结晶。"

在谈及信息时代的数学价值时,杰曼诺夫教授生动展示了数学如何赋能现代科技。从信息传输的编码技术到保障网络安全的RSA加密算法与离散对数问题,从大数据分析的模式挖掘到量子计算的理论突破,数学已成为驱动科技革命的核心动力。谈及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AI),他深入剖析了深度学习的数学内核:"梯度下降法融合了微积分与线性代数,而神经网络的架构本质上是矩阵与向量的艺术。"他以布尔代数如何奠定数字电路基础、图论如何支撑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为例,生动诠释了"抽象理论如何转化为改变世界的技术"这一核心命题,让在场听众深刻理解到"数学不仅是科学的语言,更是创新的原材料"。

出席本次报告会的另一位重量级嘉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张继平教授。张教授是有限群表示论领域的国际领军人物,现任中俄数学中心主任。他曾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为数学学科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包括数学黄金一代的培养。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埃菲・杰曼诺夫教授与张继平教授等专家就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提问涵盖了"数学在轨道交通智能化中的创新应用"、"青年学者如何平衡基础研究与应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报告会结束后,埃菲・杰曼诺夫教授和张继平教授与学生代表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座谈,他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经历,鼓励青年学子既要夯实数学基础,培养逻辑思维与抽象推理能力,也要保持对现实世界的敏感度,善于从工程实践、社会需求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基础研究"落地生根"。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同步推出了多场高水平专题报告。埃菲・杰曼诺夫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继平教授分别带来两场聚焦基础数学前沿领域的深度报告。其中,埃菲・杰曼诺夫教授以"Growth and Complexity Functions"(生长函数与复杂性函数)为主题,深入剖析了代数中的生长函数与无限序列中的复杂性函数,展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潜力;张继平教授则围绕"有限群主p-块的交"为题,系统阐释了有限群表示论中的关键问题与突破方向,为在场师生搭建了接触数学前沿理论的优质平台。两场报告与此前菲尔兹奖得主的讲座形成互补,从 "应用联结" 到 "理论深度",全方位展现了现代数学的丰富维度,进一步激发了师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与科研兴趣。

当天,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及多所在京高校的50 名师生代表还围绕"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成长" 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两位嘉宾结合自身的学术生涯经历,分享了在基础研究领域坚守与突破的经验,为青年教师解答了职业发展中的困惑,鼓励青年学者既要树立长远学术目标,也要注重积累与实践,在学科发展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个人成长与进步。通过与大师们近距离交流,与会青年教师们表示受益匪浅,认为新时代的发展既需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要开放的跨学科视野。作为青年一代,应当深耕数学理论,同时拥抱跨学科应用,在"纯"与"用"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善用AI等现代工具提升效率,更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在大师的启迪下,青年学者更加深刻理解到:数学的魅力在于其无限可能,以严谨与热情探索未知、连接世界,方能在科学与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高亮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是学校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与国际顶尖学者对话的机会,更彰显了学校重视基础学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办学理念。未来,学校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化数学与工科的跨学科合作,让数学学科为轨道交通、智能建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北京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始终坚守"夯实基础、强化应用、追求创新"的理念,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研上取得了突出成绩。近年来,学院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A项目、重点项目、及省部级重大科研专项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建成多个数学与工程交叉研究平台,培养出一批兼具数学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交通强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北京交通大学自2008年起创办院士校园行,由研究生工作部主办,邀请国内外院士来校做专题报告。此次学术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北京交通大学注入了前沿学术活力,更搭建了一座连接国际顶尖数学研究与国内应用需求的桥梁。参会师生纷纷表示,讲座打破了以往对数学"高冷"、"难懂" 的刻板印象,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与人文温度,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更加重视基础学科学习,在科研与实践中主动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责任编辑:李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