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越西:彝历新年“赛猪膘”党建领航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四川越西:彝历新年“赛猪膘”党建领航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4 14: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的大凉山,寒意渐浓,但越西县中所镇的文昌故里却暖意涌动。青石板路两侧,20余名身着彝族盛装的群众整齐列队——男性腰间系着象征勇武的英雄带,步伐沉稳;女性头戴银冠、耳坠银铃,走动间银饰碰撞出清脆声响。他们夹道而立,迎接提着猪膘肉的参赛选手与八方宾客,一场承载彝族传统、融合文旅活力的“赛猪膘”盛会,在此拉开帷幕。

“苏木地伟哦,雀波格拉索……”欢快的祝酒歌声响起,红布铺就的舞台前,彝族同胞端起画着传统纹样的民俗酒杯,向宾客敬上自家酿造的米酒。按照“酒喝礼成”的彝族传统,宾客举杯共饮,醇厚酒香与歌声交织,瞬间点燃现场氛围。此时,欢快的彝族音乐始终萦绕耳畔,5名佩戴党员徽章的志愿者穿梭其间,引导宾客就坐,手持图文手册细致讲解活动流程,将党建服务的温度融入民俗仪式的热烈中。

中所镇作为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文昌故里、陶家营石龙山”的文旅名片与彝族文化深度交融。彝历新年(彝语“库史”)期间的“赛猪膘”民俗,既是祭祀祖先、欢庆丰收的仪式,更成为当地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此次活动由镇党委牵头策划,文旅专班全程统筹,从流程设计到服务保障均融入“党建+民俗”理念,党员志愿者在引导宾客、秩序维护等岗位全程值守。

随着音乐渐缓,活动进入核心环节。首先,镇长唐开清走上主舞台,介绍参会嘉宾并致辞:“‘赛猪膘’是彝族同胞衡量丰收、祈福来年的重要民俗,今天我们把它办成文旅活动,就是要让老传统焕新活力,让群众在传承中得实惠。”简短有力的话语,道出活动“文化赋能产业”的初衷。随后,村内毕摩主持传统祭祀祈福仪式:松香燃起,烟雾袅袅,他用流利的彝语诵读祈福词,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现场观众屏息聆听,深刻感受彝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祭祀仪式后,活动主办方详细解读规则,让民俗赛事更具规范性与参与性。参选猪肉均来自中所镇农户2025年彝历新年的过年猪,猪膘宽度不得低于10厘米,且每户仅限1份作品,确保赛事的本土化与公平性;评分采用“30%观众投票+70%评委评分”的加权方式——“T台猪膘秀”环节,观众可用土豆为心仪选手投票,评委团则用卷尺精确测量猪膘肥肉厚度打分;评委团由3人组成,主评委为当地威望颇高的非参赛人员吉里尔古,另两名分别从游客与村民中随机邀请,既保证专业度,又让群众与游客成为活动“主人翁”。

“请选手有序抽签!”在党员志愿者的引导下,20名选手依次抽取号码,工作人员同步发放专属标签,确保选手与参赛猪膘一一对应、登记在册。随后,“T台猪膘秀”精彩上演:选手们按抽签顺序登场,背景音乐融合彝族传统古调与时尚高亢的现代旋律,有的选手展示猪膘的腌制工艺,有的讲述自家养猪的丰收故事,多元的呈现形式引得台下掌声不断。“以前猪膘只供家人食用,现在能走上‘T台’,还能让游客了解我们的文化,太自豪了!”和平村选手吉觉木呷激动地说,他家的猪膘因色泽鲜亮、厚度达标,刚登场就收获不少土豆投票。

“活动不仅是民俗盛宴,更是文旅融合的试金石。”镇长唐开清介绍,依托中所境内农文旅融合项目,镇党委整合文昌文化、彝族文化、红军文化等资源,打造“民俗体验+红色研学+生态康养”的旅游线路。今年彝族年活动期间,周边民宿入住率达80%,彝绣、特色农产品等销售额较平日增长3倍。此外,通过“党建+产业发展”模式,中所镇已盘活村集体“三资”,泸埝等6个村通过土地入股实现年分红120万元,全镇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万元,真正实现“文化活、产业兴、群众富”。

暮色降临,活动现场燃起熊熊篝火。彝族同胞与游客手拉手跳起达体舞,欢快的舞步踏响青石板路,猪膘的醇香与文昌阁的钟声在空气中交织。从传统民俗的创新传承,到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所镇正以党建为引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千年古镇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大凉山文旅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图片由越西县中所镇人民政府 陈磊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