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归仓,枣香满溢。在山东潍坊昌邑市卜庄镇大陆村零售户陆石磊的梨枣地里,最近常能看到几个穿着“烟草志愿者”红马甲的忙碌身影。他们不是来指导经营的,而是来帮忙抢收梨枣的“自家亲戚”。
聚焦“急难愁盼”,化解梨枣抢收困局
“今年这天阴雨连绵,眼看着枣子熟了,家里人手紧,我心里正着火呢!他们在走访时知道了这个情况,二话不说就组织人来了。”陆大哥看着在枣树间穿梭的“红马甲”,语气里满是感慨,“他们说,‘老陆,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图为志愿者帮助零售户陆石磊妻子(中)将梨枣装箱
这群来自山东潍坊昌邑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组织的志愿服务队,最初的缘起是客户经理在日常走访中的“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当他们发现,像陆大哥这样的农村零售户,常常被地里的农活牵扯精力,影响到小店经营时,一份“分外”的帮扶计划便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我们的核心工作是服务零售户,但当零售户遇到经营以外的实际困难时,我们无法视而不见。”烟草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刘美君说道,“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更专心地经营,生活更有奔头,这本身也是我们服务的一部分。”
图为志愿者帮助枣农装车
于是,志愿者服务从店内延伸到了店外。在销售旺季,他们利用线上资源和个人休息时间,帮零售户推销农产品,成了不拿提成的“编外销售员”。
赋能“多元经营”,打通林蛙销售通途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零售户的多元化经营正如火如荼。位于大陆村商业街中段的零售户陆文江养殖的林蛙长势正旺,但如何让这些优质的林蛙“游”出池塘,“跳”上更广阔的餐桌,曾是他心头的一大难题。而这一次,破题的关键,来自于一位意想不到的帮手——山东潍坊昌邑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第二基层服务站客户经理王文强。
半年前,陆文江的林蛙养殖已步入正轨,技术成熟,产量稳定。真正的瓶颈在于销售渠道单一、市场议价能力弱,优质产品未能实现优价。王文强在日常走访中,敏锐地捕捉到了陆文江这一“成长的烦恼”。他没有停留在简单的问候,而是深入思考:如何利用烟草公司的平台和资源优势,为老陆的“副业”注入新动能?
王文强首先利用烟草现代终端平台中地理位置辐射的商业资源,主动为陆文江牵线搭桥,成功对接了本地多家知名餐饮连锁店和生鲜配送平台,实现了从“等客上门”到“产品直供”的飞跃。
其次启发老陆,将林蛙的生态养殖环境、科学喂养过程记录下来,通过短视频和图片在销售渠道中进行展示。这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让陆文江的林蛙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图为志愿者(右)查看蛙苗生长状况
如今林蛙生意带来的稳定客流和收入,反过来让陆文江有更多资金用于升级自家店铺形象,增加商品品类。他的小店不再是单一的烟酒店,而逐渐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社区生活服务站,客我关系更加稳固,主业经营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帮着抢收梨枣到指导林蛙销售,这些看似与“烟草”无关的“分外事”,却深深温暖了零售户的心。
“他们图的不是啥,就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咱一把。”陆石磊说,“这群红马甲,暖得很!”
金叶有情,志愿无声。在昌邑,这抹流动的“志愿红”早已超越了商业服务的简单范畴,它融入田野,联结民心,成为乡村振兴图景中一抹温暖的亮色。志愿者们每一次弯腰采摘,每一次耐心讲解,每一次牵线搭桥,看似是“搭把手”的举手之劳,汇聚起的却是润物细无声的强大暖流。
这份情谊,并未止于一时一地的帮扶。它正悄然生长为一种长效机制——当零售户们的笑容更灿烂了,心气更顺了,发展的路子更宽了,他们的小店也自然能经营得更加红火。这恰恰印证了昌邑烟草志愿者们最朴素的信念:零售户的日子过好了,就是我们工作最大的成功。
如今,在大陆村,陆石磊的枣林和陆文江的蛙池,成了志愿者们时常挂念的“责任田”。这份超越了买卖的鱼水深情,正如田间的秧苗,扎根沃土,生生不息,共同描绘着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和美画卷。(孟静)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