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耕序曲起 烟田深翻忙

冬耕序曲起 烟田深翻忙

来源:鲁网 2025-11-24 12: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冬日暖阳洒落田间,湖南省宜章县广袤的烟田里,农机轰鸣,人影忙碌。往日的“冬闲”正被一场如火如荼的“冬忙”所取代——烟农们抢抓晴好天气,开展烟田深翻晒垡,为来年烟叶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思想引领,变“冬闲”为“冬忙”,掀起备耕热潮

“往年冬天都在家闲着,今年可不一样了!”在宜章县一六镇,烟农刘建林一边整理农具,一边笑着说,“技术员上门讲政策、算细账,让我们明白了冬翻的重要性。”

图为烟叶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翻耕情况

为扭转烟农“冬闲”传统观念,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早谋划、早部署,组织网格技术员深入全县16个乡镇143个村,通过召开烟农座谈会、入户走访调研等方式,全面回顾2025年烟叶生产工作,系统梳理本年度烟叶种植成本与收益,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优势,积极收集烟农需求反馈。

图为翻耕后的烟田

“我们不仅要让烟农知道‘为什么翻’,还要让他们知道‘怎么翻’‘翻得好有什么好处’。”该局烟叶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面对面交流、账面对比,烟农对冬翻工作的认识显著提升,纷纷主动投入深翻晒垡,变“猫冬”为“忙冬”,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冬翻备耕的热潮。

标准落地,化“经验”为“规范”,夯实丰收根基

冬翻不是简单的“翻地”,而是一门科学。在笆篱镇白沙村的烟田里,烟技员肖东山正手把手指导机耕手操作起垄机:“行距控制在1.2米,垄高不能低于35厘米,这样明年烟苗根系才能扎得深、长得壮。”

为确保冬翻工作规范高效,宜章县局(分公司)组织全体烟叶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开展“零距离”指导,通过面对面讲解、现场示范操作,为烟农与机耕手精准答疑解惑,将标准化的行距、株距、垄高等技术要点深植人心。

“以前翻地全凭感觉,现在有了标准,干活心里有底了。”烟农陈志宏说。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他家的烟田深翻深度均匀、垄体饱满,达到了“深、松、碎、平”的标准,将传统的种植经验,转化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艺规范,为来年丰收夯实了根基。

服务增效,以“铁牛”代“人力”,跑出冬翻加速度

农机是冬翻的“主力军”,机耕手则是“关键人”。为提升作业效能,宜章县局(分公司)全面统计各站点机耕手人数,详细梳理起垄机型号与数量,以站点为单位召开专项培训会,并组建考核专班,压实网格管理责任。

“我们对每位技术员的田间服务进行跟踪调查,以烟农满意度作为考核依据,倒逼服务质量提升。”县局生产股负责人表示。

图为农机翻耕现场

在黄沙镇,烟农黄合榜对今年的服务赞不绝口:“技术员随叫随到,机器出了问题一个电话就有人来修,服务太到位了!”一支训练有素、响应迅速的机耕与服务队伍,确保了“铁牛”高效运转,替代了传统繁重的人力劳作,在宜章的广袤烟田里跑出了冬翻备耕的“加速度”。

冬翻不仅是翻地,更是“养地”。在完成深翻后,不少烟农还在田里撒上石灰、种植绿肥,利用冬季阳光促进土壤熟化,减少病虫害,提升地力。“地翻得好,明年烟叶才能长得好。”烟农李晓英站在刚翻完的田埂上,信心满满地说。

“冬翻翻的是地,更是来年的希望。”宜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宜章县局(分公司)将持续推进烟叶生产机械化、标准化、绿色化,推动“农机+农艺+服务”深度融合,为2026年烟叶提质增效、烟农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徐嘉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