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然资源“十四五”答卷:突破北斗、实景三维等关键技术 赋能千行百业

湖南自然资源“十四五”答卷:突破北斗、实景三维等关键技术 赋能千行百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1 16: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21日长沙讯 11月2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湖南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成就。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湖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全链条构建创新生态,在北斗应用、实景三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一是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突破。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了以应用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推行科研项目“后补助”,设立多层次科研计划,实施平台差异化支持,有效激发了创新内生动力。2025年成功申报1个深地国家重大专项、3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1个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年以来,共获1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特别是2024年一举斩获8项部省级奖项,实现了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零的突破”。

二是筑牢了两大体系性支撑。一是平台支撑体系。强化科创平台建设,省部级平台数量从“十三五”的5个跃升至“十四五”的13个,形成了多类型的平台矩阵,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载体。二是人才成长体系。持续深化“30、40、50”人才工程,举办青年沙龙、创新大赛,鼓励青年人才挑大梁,完善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机制,营造了鼓励探索、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三是取得了三项标志性成果。在北斗应用领域,实现了“天网”更广、服务更精。突破了基于调频广播的北斗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打破了技术瓶颈,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成果赋能“问北位置”平台,日均访问超300万次,并成功推广至贵州、新疆等省区。自主研发北斗应用新设备,让智能手机秒变“测绘神器”,彻底解决了村民建房测量费时费钱的苦恼。

在智能监测领域,实现了“慧眼”更明、识别更准。攻克了视频目标智能识别与空间定位技术,赋能“铁塔哨兵”系统,可对30余类典型目标进行精准识别,已为10余个行业部门提供高效预警服务,用科技力量守护好湖南的绿水青山和万亩良田,让“鱼米之乡”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在数字政府领域,实现了“底板”更实、决策更智。攻克了实景三维高精度建模关键技术,构建了全省统一的三维数字空间基底;基于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库,运用时空数据分析技术研发的智慧选址平台,目前已为190个重大项目提供科学选址服务,核减不合理用地4.29万亩,有效减少耕地流失1.25万亩。在湘易办超级APP上线乡村振兴用地宝,为村民及基层干部提供便捷的乡村用地政策指引与科学研判累计40万次,切实打通了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都让政府治理更智能,让社会运行更顺畅,让百姓办事更便捷。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编辑:朱友芳)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