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隧道成型,建设迈向新阶段

地下隧道成型,建设迈向新阶段

来源:鲁网 2025-11-20 16: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青岛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作为青岛市重点交通建设项目,是主城区北部东西向的大运量骨干线路,起于下王埠站,终于四方厂站,全长约31.5公里,设站17座,平均站间距约1.89公里。该项目对缓解青岛主城区交通压力、改善居民出行体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者们正通过百日大干劳动竞赛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是青岛地铁15号线建设的一大亮点。在万方区间,项目团队在隧道全线采用“智慧化工地平台”进行实时监控。以左线已稳定断面为基准,实时比对右线沉降数据,动态调整注浆压力与掘进速度,成功将下穿洪江河段累计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内,优于设计值50%。在穿越220千伏高压线铁塔时,通过塔基自动化监测与盾构机土压实时联动,塔体倾斜变化量不足1/1000,确保了城市“电力动脉”零中断。这些智能化措施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

青岛地铁15号线的建设离不开大量的人力和设备投入。在万方区间的建设中,中铁二十局的建设者们日夜坚守在岗位上,精心操作每一台设备,仔细监测每一个数据。项目团队配备了直径约7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铁龙9号”,总重约600吨,展现了强大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此外,项目部还组织了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细致入微的排查,确保每一个角落、每一台设备、每一处设施都符合安全标准。

“大干快上,百日攻坚”,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青岛地铁15号线的建设正稳步推进,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奋斗的篇章。随着重点隧道的顺利贯通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条关键的轨道交通线路离建成通车又近了一步。未来,青岛地铁15号线将为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程潜 杨云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