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车位“缩水”难容人上下,龙岩新罗法院判开发商退款解约

预售车位“缩水”难容人上下,龙岩新罗法院判开发商退款解约

来源:鲁网 2025-11-20 12: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车位能停进车,驾乘人员却无法正常开门——这样的“缩水”车位让业主糟心不已。近期,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预售车位买卖合同纠纷案,认定开发商交付的车位不符合行业设计规范,导致买受人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判决解除车位买卖合同,开发商退还车位款。二审法院驳回开发商上诉,维持原判。

据悉,2021年1月,卢某在某小区购置商品房时,与开发商一并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认购一个地下预售车位。合同仅约定车位质量符合工程质量规范、标准及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未明确具体尺寸标准。2024年8月交房后,卢某发现车辆虽能顺利停入该垂直式车位,但车位左右后三面均靠实体墙,驾驶员及多数乘客因空间狭窄无法正常开门,仅右后座乘客可通过墙体缺口上下车。多次与开发商协商解除车位合同无果后,卢某于2024年10月诉至新罗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案涉合同合法有效。因合同未明确车位具体标准,且无相关国家强制或推荐标准,依据相关规定,应按照行业标准履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施行的《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明确,小型车与墙横向最小净距为0.60米,按小型车总宽1.80米计算,两侧临墙的标准车位最小净距应为3米。经办法官现场测量确认,案涉车位两侧墙体实际间距仅2.52米,比规范要求短少0.48米,不符合设计规范,且“缩水”严重,导致卢某无法正常使用,合同目的落空。

最后,新罗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解除双方就车位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卢某向开发商退还车位,开发商向卢某退还车位款。开发商不服提起上诉,2025年5月,二审法院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新罗法院 廖小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