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19日电(记者:张晨旭)近期,铁路部门对130余条线路的1300余趟动车组列车票价加大打折优惠力度,最低实行4折优惠,以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绘就出市场化改革与民生保障并重的和谐图景。
高铁票的密集调价,如同为国内消费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随着交通成本降低,民众的出游意愿、消费欲望进一步提升,“说走就走的旅行”将变为更多家庭的常态。短途游、周末游、跨省游带动沿线景区、酒店、餐饮等相关行业回暖,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做强国内大循环注入强劲动能;四通八达的优惠线路也使得偏远地区的生态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乡村的田园风光得以走出“深闺”。票价优惠政策还促进了区域间要素流动,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同时,高铁票价调整使得运力资源运用更充分。对停站较多、上座率偏低的列车,实施较大幅度票价优惠,从而吸引更多时间充裕、行程灵活的旅客,有效激活闲置运力。而对行程短、时刻优、长期热门的车次,则实行较小折扣,部分高峰时段列车票价保持不变,充分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这样的差异化浮动定价对促进不同季节、时段的客流均衡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既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此次票价调整覆盖线路多、优惠力度大,用真金白银的让利提升民生温度。实打实的折扣让铁路高质量发展成果得以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让“人享其行”的美好图景加速成为现实。此外,学生、儿童、残疾军人等特殊群体旅客继续享受“折上折”,最低4折优惠,生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展望未来,在交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深化市场化票价机制必将进一步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国民经济大动脉”在“十五五”期间涌动更强劲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