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红安,这片孕育了“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红色沃土上,一群年轻的烟草人正以青春为笔,让红色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生。湖北省红安县烟草专卖局的青年员工们既做红色基因的传承人,又当红色精神的传播者,在青春与红色文化的“双向奔赴”中书写新的答卷。
“董必武一生克勤克俭,直至晚年在办公桌上不许浪费一张纸,一把牙刷、一条毛巾都非用到不堪再用的时候才更换……”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烈士陵园的展厅里,28岁的青年党员梅亮指着展柜里的旧军装,向同事们讲述革命先辈的红廉故事。这是该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行走的微党课”的日常场景。
该局创新建立“线上+线下”红色教育机制,让青年员工在沉浸式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线下组织青年员工们赴秦基伟故居、七里坪长胜街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每年还在清明节、建党节前夕组织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线上则依托烟草网络学院、公众号开设“青年红廉课堂”,推送《英雄故事我来讲》等自制微视频,让革命先辈的勤廉故事随时可学。
“每次听完徐传队长讲守护红军墓的故事,都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新入职员工潘帆口中的徐传,是专卖稽查大队的“红色传薪者”,他二十年如一日守护红军墓的事迹被拍成宣传片《坚守》,成为青年员工的精神教材,“守墓就是守根”的信念已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今后也将代代相传下去。
“各位党员同志,眼前的长胜街曾见证鄂豫皖苏区的诞生,这里的每块青石板都藏着红色记忆……”为让红色文化更接地气,该局青年员工们积极参与农网终端建设,精心设计“红色宣传角”,配置《青年董必武》《黄麻起义史迹追踪》等红色书籍,打造“红色便民服务站”;组建“星火”宣讲小分队,走遍红色教育基地,拍摄《以红育廉 立心铸魂》等5部微视频,其中讲述董必武家风故事的《清风传家 光耀四方》作品在“东方烟草网”、“鄂烟学会”公众号展播;同时,他们还培训零售户成为红色讲解员,形成“青年带商户、商户带群众”的传播链条。
“以前只会卖烟,现在能给游客讲红色故事,生意也红火了!”七里坪长胜街零售户张女士的转变,正是青年员工精准赋能的成果。针对红色旅游线路周边商户,青年客户经理组建帮扶小组,上门开展“一对一”指导,将红色文化讲解技巧与营销服务相结合,让小店成为红色传播的“微阵地”。
红安县烟草专卖局的青年员工们将红色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在基层治理中展现担当。组建“知音服务队”,在农网终端张贴“码上纠风”二维码,拓宽群众监督渠道;结合清廉烟草建设,编制并拍摄《以“莲”说纪》警示教育片,将红廉文化融入企业管理;在乡村振兴一线,青年员工助力打造“红色农网终端”,服务村民数百余人次。
“红安的红色基因,既要装进我们的行囊,更要刻进工作的每一步。”今年的五四青年座谈会在红安县新华书店如期举行,活动中青年代表们的许下了铿锵有力的誓言。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将以“青春之我”传承“红色之魂”,让红色文化在实践中永葆活力,让青春力量在担当中成色更足。(文/湖北省红安县烟草专卖局 王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