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收官“十四五”】 酒泉生态筑基、产业擎梁、文化铸魂三重奏

【决胜收官“十四五”】 酒泉生态筑基、产业擎梁、文化铸魂三重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8 20: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图片

记者近日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获悉, “十四五”收官决胜之期,酒泉市锚定“服务保障国家大战略 引领推动区域新发展”核心航向,于生态屏障构筑、新能源装备制造升级、丝路文化高地建设三大维度斩获瞩目硕果。省政府新闻办酒泉专场发布会上,这座沉淀千年丝路文明的古城,铺展了高质量发展的雄阔长卷。

作为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节点,酒泉将“生态立市”奉为置顶方略。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卓然,“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密织监管经纬,生态考核连续两载位居全省魁首,36个生态修复项目落地生根,52宗矿业权退出治理,3000余亩湿地重焕灵秀,雪豹等珍稀生灵频频出镜,印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扎实成效。污染防治攻坚捷报频传,四类污染源精准施治,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较“十三五”末提升6.3%,国省控地表水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7年保持100%达标。防沙治沙投入15.8亿元专项资金,486万亩沙化土地得到系统性治理,特色林果与沙生药材构筑起立体绿色屏障,实现生态保育与富民增收的双向赋能。

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乘势勃兴,躬身践行总书记重要嘱托。全市新能源并网装机达3532万千瓦,占据全省47%的份额,年内有望突破4000万千瓦,光热装机规模稳居全国市州前列。58家行业龙头企业集聚扎根,“风光热储氢网”六大产业链纵深延链补链强链,风电装备实现全链条本地化配套,光伏装备上下游贯通无阻,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较“十三五”末激增5.5倍,全产业链发展的典型经验获国务院通报嘉奖。

深耕敦煌文化沃土,酒泉以“文化兴市”战略扛起时代使命。院地协同发力推进“数字敦煌”建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投用,“数字藏经洞”打破时空桎梏实现全球共享,1500万元专项资金持续助力文物保护与科研交流。文物保护与非遗传承双轮并驱,71个文物保护项目完成修缮提质,127处非遗保护传承基地落地生根,6项非遗跻身国家名录,全市获评全国非遗保护先进集体。

国际文化交流向纵深拓展,4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功举办,吸引228个国家及地区嘉宾云集,6国8城缔结国际友好城市,32个敦煌文化推广中心架起文明互鉴桥梁,“敦煌文化环球连线”受众超600万人次。文旅融合焕发蓬勃生机,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加速成型,6000余款文创产品与经典演艺火爆出圈,“十四五”累计接待游客2.22亿人次,旅游收入超1835亿元,成功入选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

“十四五”期间,酒泉以生态为基、产业为翼、文化为魂,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步履铿锵,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书写了浓墨重彩的酒泉篇章。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记者马静娜 胡雨濛 实习生 黄春明)

【责任编辑:吴岳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