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好友因14万余元反目!法官调解为“友谊小船”系紧“诚信纽带”
诚信是维持友谊的重要纽带。多年好友因借款产生纠纷,“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天柱县人民法院承办法官耐心协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案件以调解的方式画上圆满句号。
原告与被告本是相交多年的好友。2014年起,被告因经营木材买卖多次向原告借款。2021年初,双方核对清算后,被告出具欠原告14.8万元的借条。2022年底借款期限届满,原告因自身资金周转需要向被告催要借款,被告起初拖延,后避而不见,双方矛盾升级。
原告无奈诉至法院。承办法官阅卷后,考虑到双方昔日情谊,决定优先调解。法官分别与原被告沟通,向被告释明法律后果,向原告分析调解优势。经多次协调,被告认识到错误,原告也体谅其难处。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被告三年内还清借款。
情义需呵护,规则不可缺。借钱不还既损害自己的声誉,也伤害朋友的感情。法官提醒:无论关系亲疏,出借款项时应充分考虑对方的信誉和还款能力,均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借款金额、利率、期限及违约责任,建议通过银行、微信等可留痕方式交付资金,备注“借款”性质并保存记录,避免“谈钱伤情”。
(贵州省天柱县人民法院 李姗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