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康复训练融入“切水果”“开飞机”等互动游戏,使患者在沉浸式体验中科学完成康复目标——这一创新场景,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永安中心卫生院(成都市双流区第二人民医院)智能化康复中心成为现实。该中心于今年11月起试运行,通过科技赋能与暖心服务,着力打造“家门口的专业康复服务平台”,有效破解群众“康复远、康复难、康复不精准”的难题。
走进该中心,上下肢康复机器人、主被动训练系统、手功能机器人及智能情景互动系统等七大核心智能设备有序分布,构建起全方位的智能康复平台。患者手持操纵杆,紧盯屏幕进行操作,原本单调重复的训练过程变得生动而富有趣味性,有效提升了参与积极性。
“以前去大医院康复,路上往返就要两小时,现在步行十分钟就能到,训练过程也轻松多了。”59岁的本地居民沈女士对此深有体会。今年8月她因脑梗死导致右侧肢体乏力、无法自主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智能化康复训练,目前已可实现无辅助独立行走。
除趣味化训练设备外,该中心还引入AI评估系统,可为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群体精准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训练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便于医生远程监控患者进展并动态调整治疗计划。专业人才团队是服务质量的关键保障,中心现有18名医护人员,涵盖中医、全科、康复治疗及护理等多类专业背景。院长侯勇介绍,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培养模式,团队人员均曾赴上级医院进修,并接受专家驻点指导,确保智能康复服务规范、专业。
据悉,智能化康复中心建设已被列为2025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之一。成都市双流区的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永安中心卫生院两家机构入选首批试点单位,并均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该项目由省、市、区三级财政按比例投入,每家机构配套建设资金500万元,重点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康复医疗、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及日间照护等服务,致力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延续性健康管理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便捷、优质、精准的康复医疗服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