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国际学生汉语配音大赛决赛在遵义融媒传媒集团1号演播大厅隆重开幕。本次大赛由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主办,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理工学院承办,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遵义融媒传媒集团联合协办。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正县级督学杨劲松出席决赛现场并致辞。市外事服务中心主任姜楠、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副总编辑云彬、遵义融媒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罗星汉,以及两所承办高校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并为获奖个人及单位颁奖。
杨劲松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遵义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起覆盖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同时深耕对外教育交流,以开放姿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成为连接中外的重要纽带。本次大赛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重要活动之一,以“声”为媒、以“语”为桥,为各国青年搭建了展示语言才华、深化文化理解的优质平台。希望各位选手都能以声为翼、以情为壤,充分展现语言之美、文化之韵、青春之力,在配音演绎中释放激情,在目标推进中绽放光彩,让自己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完美使者,让文明互鉴之花在双方教育星空下大放异彩。
决赛现场气氛热烈,来自泰国、越南等18个国家的7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从《西游记》的奇幻征程到《大鱼海棠》的温情守护,选手们以饱满的情感和生动的演绎,精彩展现了汉语的语言魅力,传递出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充分彰显了东盟国家青年学子学习中文的热情与丰硕成果。通过激烈角逐,大赛共评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0个。其中,学院沙斯塔、哈里斯、马苏德、河红玉同学表演的《白蛇浮生》作品荣获二等奖,彭礼露、刘泓倩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语言是文明的载体,声音是情感的桥梁。本次大赛自2025年9月启动以来,共吸引了百余名留学生参与。通过承办此次大赛,学院进一步加强了与其他院校、单位在国际教育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展示了学院在推动文化传承、促进国际交流方面的积极作为与扎实成果。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积极搭建更多国际交流平台,鼓励师生参与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邹季芳)
获奖名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