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举办"全球消除子宫颈癌行动五周年"活动

2025年11月16日,"全球消除子宫颈癌行动五周年"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

中国成功举办"全球消除子宫颈癌行动五周年"活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7 15: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17日电 2025年11月16日,"全球消除子宫颈癌行动五周年"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腾讯SSV健康普惠实验室、北京伍连徳公益基金会、中国癌症基金会共同主办,旨在持续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进一步推动我国开展广泛全面的宫颈癌防控工作。

此次活动,北京主会场联动了全国47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吸引了重庆、湖北武汉、河南郑州、江苏无锡、内蒙古包头、新疆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全国其他29个城市及甘肃武威、山西阳城、云南芒市等18个县区的相关医疗机构的广泛参与。

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中国随即于同年12月在国务院官网发布《中国支持<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承诺与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在2030年实现"90-70-90"阶段性目标,即90%的女孩在15岁前接种HPV疫苗、70%的妇女至少在35岁和45岁时分别接受一次高效检测方法筛查、90%患有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规范治疗。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联合十部门发布"一号文件"《关于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进一步加速我国子宫颈癌消除进程。

五载春秋,中国以行动兑现誓言。自2020年8月1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政府率先开展初一到高三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后,先后已有十余省份陆续启动政府免费接种HPV疫苗项目,在部分低卫生资源地区,疫苗捐赠则有效补充了覆盖盲区,共同推动了疫苗防治网络由点及面的形成。2025年9月11日,HPV疫苗被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地方探索由此上升为国家行动。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在预防宫颈癌、促进妇女健康方面迈入了历史新阶段。

本次活动上半场以"全国各地共开展五周年活动:北京主会场与各分会场视频连线"为主题,全国47个分会场通过视频连线参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赵方辉教授主持了该环节,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原所长王维国、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全年、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高级总监翟家欢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消除子宫颈癌事业的支持与承诺。

作为活动发起者和策划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消除宫颈癌专家工作组成员乔友林教授对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展示了各地地标点亮的盛况。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院士进行了题为"中国加速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挑战与应对"的主旨报告,总结了我国在子宫颈癌消除事业上的里程碑事件和主要挑战与应对措施。

下半场北京主会场的学术交流活动由北京妇幼保健院韩历丽主任主持。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郗淑艳处长以"北京市子宫颈癌防控策略"为题,展示了北京市宫颈癌消除工作的最新实践。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飞教授以"承前启后,再赴新程——男女共防,聚焦中国子宫颈癌消除之路"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对HPV男女共防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毕蕙主任介绍了宫颈癌光动力疗法的进展与疗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陈汶教授系统性地讲述了子宫颈癌筛查进展,探讨了宫颈癌的消除策略。

全国共有48个会场同步举办了学术活动,并在夜晚时分点亮了84个地标,象征着各地消除子宫颈癌的决心。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以"即刻行动:消除宫颈癌"为主题,呼吁全球采取更坚定、更团结的行动加速实现90-70-90目标。中国以"五载共筑防癌网,宫颈健康再出发"为口号,以实际行动传递希望之光,用点点灯火凝聚奋进决心,生动展现了从郑重承诺到扎实实践的坚实步伐。

自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起全球消除子宫颈癌行动周年活动以来,中国已经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全球消除子宫颈癌中国站活动。今年,全国30个城市和18个低卫生资源县区与当地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紧密合作,随着今年9月HPV疫苗被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极大激发了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和医务人员参与宫颈癌防治的热情。

在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与各方的积极响应下,全球消除子宫颈癌行动五周年中国站圆满举办,彰显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责任担当,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方案的实践成效。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