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庆望江县局立足地方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望江挑花”中蕴含的廉洁元素,通过“非遗+廉洁”的创新融合,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同频共振,实现非遗技艺与清风正气交织生辉。
溯源:千年技艺中的“清白”底色
“望江挑花”起源于望江县鸦滩镇,从唐代传承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其作品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乡土气浓、俗中见雅,蕴涵着古朴典雅的吴楚文化渊源和审美意韵,曾三次作为安徽民间特色工艺进入人民大会堂,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独特的“挑、钻、游、织”技艺,形成了“正反成趣、青白相间”的鲜明艺术特色——无论从正面或反面观赏,图案皆清晰一致,经纬分明。这一艺术形式被凝练为“一清二白、表里如一”的廉洁文化内涵,成为传播清廉理念的生动载体。
传承:指尖技艺传递清廉之风
为了让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廉洁文化资源“活”起来,望江县局开展了一系列浸润式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干部员工到“望江挑花”保护和传承基地参观,举办“当挑花遇见廉洁”主题体验活动,选派青年员工参加团县委“青年夜校”挑花体验课,让干部员工在飞针走线间感悟“针脚不密则图案失形,底线不守则人生失序”的深刻哲理。一针一线,不仅勾勒出精美图案,更织就了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传播:新媒体赋能廉洁文化建设
借助新媒体平台,县局精心制作发布了“指尖上的廉洁”系列微视频。通过镜头语言,将挑花艺人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与作品蕴含的廉洁寓意完美结合,配以深入浅出的文化解读,让千年非遗跨越时空限制,成为触手可及的廉洁教育素材,有效扩大了廉洁文化的传播半径与社会影响力。
望江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致力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廉洁建设的新载体。‘望江挑花’所蕴含的‘一清二白、表里如一’理念,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求高度契合。通过这样的创新实践,既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时代活力,也让廉洁教育更加生动深刻。”
此次“非遗+廉洁”的创新探索,不仅为“望江挑花”这项古老技艺开辟了传承新路径,更让廉洁文化建设扎根地方文化沃土,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廉政教育的双赢,有力营造了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良好氛围。(安庆望江县烟草专卖局 帅玉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