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东盟周在福州开幕,联结2045东盟共同体愿景与中国式现代化

11月17日,2025中国—东盟周在福建省福州市盛大开幕。大会由中国—东盟中心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是“命运与共:联结2045东盟共同体愿景与中国式现代化”。

2025中国—东盟周在福州开幕,联结2045东盟共同体愿景与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7 15: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7日,2025中国—东盟周在福建省福州市盛大开幕。大会由中国—东盟中心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是“命运与共:联结2045东盟共同体愿景与中国式现代化”。

马来西亚国会上议院议长阿旺·比米、副议长努尔·贾兹兰、印度尼西亚地区代表理事会副主席拉维亚伊、缅甸总统府第二办公室部长吴哥哥莱、文莱外交部常秘乔哈莉娅,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国奇温、老挝外交部副部长冯沙湾、泰国外交部副常秘马尚潘、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纳拉里亚、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等在内的东盟国家及国际组织三十余位副部级以上政要,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省长赵龙,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大使以及外交部、商务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等中方代表共约400人出席。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大使发表致辞并主持主旨演讲。

史忠俊强调,中国东盟同心协力,就能为变乱的世界贡献中国东盟方案,为亚太乃至世界创造更加开放繁荣的未来。《东盟共同体愿景 2045》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高度契合,本次中国—东盟周旨在推动双方深化战略对接、坚持开放融合、强化创新驱动、促进治理互鉴、加强人文交流,夯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构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周祖翼表示,福建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重要起点、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与东盟友好渊源深厚。福建将深入贯彻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加强同东盟基础设施、机制规则、人文交流合作,携手为联结东盟 2045 愿景与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新贡献。

阿旺·比米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东盟与中国应传承万隆精神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为地区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东盟2045愿景在创新、互联互通、以人为本等方面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高度契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是我们致力于公平分享合作成果、促进包容性增长、缩小发展差距的有力证明。双方应加强战略对接,扩大数字经济、绿色技术、人工智能、蓝色经济等领域合作,用行动共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打造惠及各国人民的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家园。

拉韦亚伊表示,东盟正围绕共同体建设及国家间互联互通打造2045愿景,这一愿景的实现离不开与中国等国家的开放合作。本次中国-东盟周主题恰逢其时,将为东盟和中国共同实现现代化集聚共识。希望会议持续举办,进一步加强双方战略对接,从而为全球国家间、地区间关系发展树立典范。世界的未来属于全世界共有,而不是某一方、某一国的专属。印尼奉行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始终愿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造福人民,构建安全和平的全球秩序。

吴哥哥莱表示,在缅担任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协调国期间,双方关系升级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缅支持中国全球倡议,呼吁中国东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单边主义等挑战,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与区域和平稳定。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东盟2045愿景的实现提供宝贵经验与广阔机遇。双方应重点深化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产供链互联互通、蓝色经济、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

开幕式上,东盟国家、东盟秘书处、博鳌亚洲论坛和中方高级别代表作了系列主旨演讲。各方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周重要意义,强调中国与东盟合作基础深厚、前景广阔,双方应携手应对国际形势变化与挑战,不为一时一事而影响合作互信大局,不断开拓互利合作新范式,将愿景转化为行动,为双方民众创造更多福祉,为地区创造更繁荣的未来。

开幕式见证中国—东盟共建数字文化IP库倡议启动、《中国—东盟贸易投资进展报告》发布、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跨境业务正式开通。

当晚,“和韵交响,同心共鸣”中国—东盟高端音乐会将在福建大剧院举行,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等东盟国家的知名艺术家与中国音乐家联袂演出,以艺术为纽带,重温万隆精神,纪念中国同印尼、缅甸、泰国、新加坡、越南建交周年,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动人旋律。

中国-东盟周三年前在福州发起,旨在向双方民众全方位宣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本届活动期间,还将举办中国—东盟高端主题对话会、青年海洋合作圆桌会、经济合作新机遇对接会、媒体智库沙龙、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颁奖等系列平行论坛和活动。

【责任编辑:李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