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资兴市州门司镇大有村硬化的产业路基平坦整洁,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笔直矗立,崭新的公交站台等候着往来乡邻,远处待采的油茶林预示着丰收的希望……短短五个月时间,这个曾经产业结构单一的山村,正悄然发生着美丽蝶变。这一切,离不开湖南省资兴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下简称“资兴市局”)的辛勤耕耘。他们以党建为纲,以产业为基,以治理为要,以民生为本,推动大有村脱贫攻坚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明显。
筑牢“桥头堡”,党建统领凝聚振兴合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资兴市局驻村干部李东说“建强基层村党组织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资兴市局将加强大有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与村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研判村情民情,共同谋划发展方向,共同解决棘手难题,构建起齐抓共管、协同高效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显著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资兴市局驻村干部围绕“党建+学习教育”“党建+惠民服务”“党建+乡村振兴”等主题,成功组织开展3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结对共建活动。通过理论联学,提升了党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通过工作联动,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瓶颈问题;通过资源联享,将外部优势资源精准引向村级发展需求。
“现在村里的事大家抢着干,党员带头、群众跟进,拧成了一股绳。”村支书李晓山欣喜地说。这一系列举措,如同新鲜血液,全面激发了大有村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引领和核心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
培育“新引擎”,产业赋能夯实振兴根基
站在大有村的高处远眺,层层梯田里的油茶林长势喜人。资兴市局主要负责人周路阔介绍:“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大有村最大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通过多方论证,最终确定将油茶产业作为突破口。”
(茶油专家讲授茶油低改技术)
资兴市局组织村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可持续、生态化的产业发展路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成功将油茶低改项目纳入全市规划大盘子,对全村2400亩油茶林进行‘低改’,极大提升了油茶品质和产量。同时,依托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打造油茶“一村一品”绿色认证基地,大力推广“油茶”产业集中展示示范带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迈进,显著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
在聚焦油茶主导产业的同时,资兴市局多方筹措资金,充分利用上级衔接资金和郴州市局帮扶资金,科学规划,多元发展。积极推动稻谷、玉米、红薯、紫薯、生姜等特色种植业,探索油茶精深加工,拓展土特产销售渠道,不断丰富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业态。
提升“幸福感”,治理增效共享振兴成果
傍晚时分,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亮起,村民们三三两两在村道上溜达闲聊。“以前晚上出门要打手电,现在路灯亮了,心里也亮堂了。”村民吴子玉笑着说。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农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资兴市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改善人居环境和办好民生实事两方面发力,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资兴市局创新采用“网格化”精细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机制优势,聚焦生活垃圾治理、“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提升村容村貌等重点任务,组织发动村民共同建设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生活家园,让大有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大有村新建公交车站台)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资兴市局驻村干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落地实施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基础设施项目:完成风电民生道路硬化、修复损毁的防洪渠道、重新更换修复村民饮用水管线并规划新水源、新建公交站台、升级改造村卫生室基础设施、为常住村民每户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拓宽组级公路路基等。这些实打实的工程,显著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要做好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先锋队、排头兵。”资兴市局主要负责人周路阔表示,我们将继续帮助大有村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惠及大有村的每一位村民。
夕阳西下,油茶林在余晖中泛着金光。这个小村庄如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奏响着一曲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治理增效的乡村振兴交响曲。(袁模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