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钥匙”破解速凝剂“密码”

“三把钥匙”破解速凝剂“密码”

来源:鲁网 2025-11-17 14: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2日,从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获悉,由中铁四局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材料公司)完成的“高稳定性早强液体速凝剂系列产品研发、产业化及工程应用”项目,正式通过了权威科技成果评价。经行业专家与协会鉴定,此成果的性能指标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决定产品应用极限的“负温稳定性”指标,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早期市场上的液体速凝剂普遍存在稳定性差、回弹量大、水泥适应性差以及早期强度不够等问题,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原材料浪费。直面这些行业痼疾,材料公司研发中心团队意识到,没有一种“万能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锁。他们针对复杂多样的施工需求,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优选合成原材料,调整工艺和配比,从实验室合成到中试,再到试生产,累计500余次试验,解决了低温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成功锻造出三把特性鲜明的“技术钥匙”。一是普适型速凝剂,足以应对大多数施工环境,成本优异、适用性强是应用广泛的“主力队员”;二是磷酸体系速凝剂,主打低温环境的产品稳定性和性能,为冬季施工提供了坚实保障;三是低碱无氟的早强型速凝剂,能够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为抢险救灾等紧急工程提供有利条件。

目前,该系列成果已在全国布局20余条产业线,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通过举世瞩目的高原铁路、成渝中线、渝昆高铁等国家战略通道的建设应用数据表明,混凝土回弹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喷射混凝土损耗控制在10%左右,更显著改善了隧道中作业环境,系统性地提升了我国喷射混凝土技术的整体水平,保障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质量和效率,对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2023年至2024年间,这三类速凝剂已累计供应超过23万吨,服务于全国40多个重点工程,是国产高端速凝剂对进口产品的强力替代和对行业短板的精准补齐。(许尧、刘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