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宣讲传精神 校社联动育情怀——“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引领校际协同,让爱国薪火扎根基层

青春宣讲传精神 校社联动育情怀——“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引领校际协同,让爱国薪火扎根基层

来源:鲁网 2025-11-17 12: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红色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两弹一星”精神更是凝聚民族力量、滋养时代心灵的宝贵财富。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推动红色精神精准传播,2025年9月1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核芯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联动校内另外两支“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携手河南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团队,共同走进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贾岗社区,以“知识护航程·筑梦传承行”为核心主题,通过三大特色摊位构建沉浸式宣讲场景,让“两弹一星”精神在互动实践中深入人心,以校际协同之力奏响爱国育人主旋律。

宣讲团成员合影留念

作为本次活动的发起者与核心力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支“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聚焦精神传承、创新宣讲形式”为目标,联合河南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团队,不再只是讲红色故事,而是做成能学、能想、能动手、能领悟的实践活动。活动现场设置的三大摊位各有侧重、紧密联动,其中两大摊位聚焦“两弹一星”精神核心传播,另一摊位融入中医药文化特色,实现红色精神与传统文华的双向赋能,让爱国教育既有精神深度,又有实践温度。

聚焦“两弹一星”精神传播的“知识问答闯关”摊位,是三支宣讲团精心打造的核心教育载体。宣讲团成员深耕历史脉络,系统梳理“两弹一星”工程的发展历程,打磨出涵盖历史背景、科技突破、英雄事迹的特色题库。从邓稼先毅然归国、隐姓埋名二十余年投身核试验的赤诚坚守,到无数科研工作者在戈壁荒滩餐风饮露、攻坚克难的创业艰辛;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震撼瞬间,到全国上下“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动人篇章,一道道题目串联起峥嵘岁月的奋斗足迹。现场参与者热情高涨,或凝神思索、或踊跃抢答、或相互探讨,在趣味十足的脑力比拼中夯实“两弹一星”知识根基,更在回望历史中深刻体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让爱国情怀在思想碰撞中自然升温。宣讲团成员全程引导互动,结合题目延伸讲解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精神内涵,让知识问答成为精神传播的生动课堂。

两弹一星知识问答

另一核心摊位“匠心手工复刻”,则以具象化创作让“两弹一星”精神可触可感。三支“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提前筹备卡纸、剪刀、橡皮泥等丰富手工材料,成员们化身指导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一步步完成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等相关模型的裁剪、拼接与装饰。孩子们专注勾勒线条的眼神、小心翼翼粘贴部件的动作,成年人在创作中追忆历史的神情,都承载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对祖国科技发展的自豪。宣讲团成员在指导过程中,同步讲述模型背后的历史意义,让大家在沉浸式创作中触摸历史温度,将抽象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具象的手工作品,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悟”的教育目标,让红色基因在匠心巧思中扎根生长。

匠心手工复刻模型创作

此外,结合校际合作特色设置的中医文化摊位,由河南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团队主导,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丰富爱国教育维度。志愿者们通过中医养生知识讲解、简易理疗体验等形式,展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让居民在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实现“两弹一星”红色精神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同频共振,拓宽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与边界。

中医文化特色宣讲摊位

为保障活动成效、激发参与热情,现场设置了综合服务区域,由两校志愿者共同负责签到指引、积分统计与礼品兑换。居民签到后可领取积分卡,参与三大摊位活动后,凭借知识问答正确率、手工完成度及中医摊位参与度积累积分,兑换印有“两弹一星”精神标语的笔记本、帆布包、钥匙扣等纪念礼品。这些兼具实用性与纪念意义的礼品,让红色记忆走出活动现场,融入日常生活,实现“两弹一星”精神的长效传播。

积分兑换抽奖互动区域

此次活动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支“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联动校际力量搭建起爱国教育的实践平台,既彰显了宣讲团传承红色精神的责任担当,又实现了校际协同育人的优势互补。通过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形式,让“两弹一星”精神从史料文献走进社区生活,从精神符号转化为实践力量,不仅凝聚了社区向心力,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拓宽了青少年的历史视野与家国情怀,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校社志愿联动大合影

未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支“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将持续深化校际合作与校社联动,进一步创新宣讲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以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方式解读“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内涵,让红色精神在校园、社区、社会等更多场景落地生根、代代相传,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与基层群众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勇担使命,让爱国薪火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通讯员:吴悦 杨璐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