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宁波月湖菜场摊主念出“征信修复不可信,债务优化是骗局”的口诀,当象山渔民在“海岛影院”读懂反诈知识,当行长们坐进网点大堂为老人解答理财困惑——2025年,中信银行宁波分行以一场贯穿全年的“消保行动”,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从“专业术语”变成百姓“民生日常”。
截至2025年三季度,该行2024年度消保监管评级跃升至2A,监管投诉量同比压降过半,行内投诉工单下降,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宣教活动百余场,触达广大市民群众。这份成绩单,是对“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践行,更是全链条服务的用心。
制度筑基:规范扎根每一环
“消保不是临时任务,要融入产品设计、销售、服务全流程。”中信银行宁波分行相关负责人在消保委员会会议上的这句话,定下全年工作基调。在制度筑基方面,该行搭建多层级保障体系,由消保委副主任牵头,消保办统筹,联合零售、个贷、信用卡等部门组成专项小组,明确分工;申请专项经费制作统一物料,“3·15”期间,《漫说非法代理》手册、多个主题长图覆盖全辖网点。制度刚性藏在细节里:修订《产品和服务消保审查细则》,在新个贷、智能外呼等系统嵌入“消保审核强制节点”,上半年审查近两百笔物料,提出多条优化意见;消保考核权重提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以考核倒逼责任。
场景破圈:金融知识“活”起来
“以前的银行宣传像‘念稿子’,现在菜场里的‘顺口溜’反而听得懂、记得住!”月湖菜场市民李阿姨拿着宁波话口诀宣传卡,向邻居推荐“金融安全菜场说”活动。
这正是中信银行宁波分行消保宣教的核心,跳出网点,走进百姓场景。“3·15春季护航”期间,除月湖菜场的“烟火气宣传”,还在梅墟梅苑社区办“春日市集”,发放宣传手册的同时提供口腔义诊、眼镜清洗,数千份资料成为“实用伴手礼”;全辖网点开展“行长零距离,服务面对面”活动,行长们值守大堂,解答千余人次疑问,账户查询、贷款咨询当场回应。
6月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期间,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该行在鄞州区银泰环球城办“甬守钱袋安全”活动,三句半、AI数字人、防非大转盘吸引众多市民参与;镇海支行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在吾悦广场用“财富守护圈圈乐”游戏科普防诈;宁波大学游园会上,“击穿骗局”“箭指骗影”互动,为千名大学生筑牢“校园贷”防范防线。
9月金融教育宣传周,“金融登岛先锋队”登上象山渔船,用“反诈四问”帮渔民辨风险;夜幕下,象山人民广场“海岛影院”亮起,防非短片搭配问答;“罗城定向挑战赛”成“网红活动”,市民沿千年罗城打卡,在文旅巴士听民警讲反诈,让文化与金融撞出厚重感。
诉源治理:解“急难愁盼”换“放心满意”
“父亲病危住院,银行卡取不出钱付医药费!”年初,镇海支行接到严先生求助,工作人员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审核诊断书、加快审批,最终将钱直转医院账户。事后严先生多次致谢,这“生命通道上的金融速度”,成了纠纷化解的生动注脚。
为解更多“急难愁盼”,该行建立“三级处置机制”:支行首接,超权限由一把手牵头;分行组建专业调解团队,提前介入疑难纠纷;重大客诉上报分管行长。上半年,通过多元渠道处理多笔案件,热线渠道的投诉事项均妥善安抚。
针对高频投诉,该行推出“靶向方案”:账户管控开通线上调额、支付宝一键解限,客诉同比下降;代销产品严审风险,65岁以上买高风险产品需互联网客服介入;个贷业务提前多个月分析还款能力,用延期、展期帮客户渡难关。对推诿致投诉升级的,对责任人实施党内诫勉,以问责守底线。
长效赋能:让消保不止“一阵风”
内部赋能上,该行组织近千名员工参加“3·15知识答题”,覆盖监管办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常态化开展合规巡讲,结合反洗钱、反诈案例“讲规说纪”;2025年风险合规文化季以“正己守道、信守合规”为主题,让员工成为消保“践行者”。对外,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联动媒体扩大影响力,每篇报道里的菜场烟火、海岛海风、网点解答,都是“金融为民”的真实注脚。
图为中信银行宁波分行“金融安全青年行 反诈知识伴成长”活动现场
中信银行宁波分行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钱袋子”的小事做好,才能让金融的温度真正暖在人心。在那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背后,是金融机构对社会责任的认真践行,更是对“金融为民”初心的生动诠释。聚焦民生需求,中信银行宁波分行将进一步传递金融温度,为甬城市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图片由中信银行宁波分行 何爽 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