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

11月1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7 13: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17日(记者 邹硕)11月1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教博会为期三天,以"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聚焦教育改革前沿问题,集中展示千余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优秀教育创新成果。

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原副部长孙尧,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台盟广东省委会主委张嘉极,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教育部副总督学、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程亮,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张亮,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林海,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璧亮,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虎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王守军主持。

来自国家部委、省市政府及机关单位、高校、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自企业界、媒体界、公益界的社会各界人士齐聚珠海,共襄盛会。

开幕式上,程建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育创新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教博会是北师大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本届教博会深化创新,构建"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国际资源"的协同创新生态,全景式呈现我国教育创新成果。作为中国教师教育的排头兵,北师大布局实施"强师工程""教育数字化战略示范工程",搭建全球教育交流合作新平台,服务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未来,希望教博会能进一步汇聚创新智慧、推动成果转化,加速成为激荡思想、服务实践、引领发展、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的强劲引擎和长效平台。

田祖荫表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更加注重公平优质的新发展阶段,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着力在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加强创新实践、加快扩优提质、强化协同育人和扩大国际影响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他希望各界以本届教博会为契机,积极借鉴优秀创新成果,共同为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基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历史贡献。

张嘉极表示,广东锚定建设教育强省目标,推动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湾区教育合作持续深化,以教育现代化赋能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教博会自2018年永久落户珠海以来,已成为广东与国内外教育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

苏虎表示,珠海始终秉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作为教博会的永久举办地,珠海与北京师范大学携手深耕,从共建北师大珠海校区,到落地珠海市教育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共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发起粤港澳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联盟等,一系列扎实合作为珠海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备受瞩目的发布环节,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团队,共同推出"做飞机"航空科学课程。这套创新课程通过高仿真教具与沉浸式实践,搭建"可感知、可操作"的真实场景,贯通"小—初—高"全学段,开创了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范式。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教育成果资源汇聚与交互平台,本届教博会展览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近2000家单位参展,将举办论坛50余场、工作坊超千场,全方位展现中国教育创新的蓬勃力量。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办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小学科学教育提质增效、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八大领域,涵盖五大板块,即综合展、专题展、区域成果展、高校成果展及系列论坛、工作坊、路演活动的配套活动,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展示与活动,为教育创新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