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下沉零距离 织密乡村“连心网”

服务下沉零距离 织密乡村“连心网”

来源:鲁网 2025-11-16 15: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张手绘“看图操作”示意图,让偏僻小店的张大妈笑逐颜开;一组精准“商品热力图”,使营丘镇杜老板进货不再发愁;一段朗朗上口的防骗顺口溜,守住了李阿姨辛苦积攒的“钱袋子”......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真情实意换客户满意,织就出一张张有温度、有智慧的客我“连心网”。

“慢一点、细一点,才能走进群众心里”

“咱们农村零售户中,年长的占了不少。面对智能手机和各种新系统,他们难免心里发怵。这种时候,我们更要放慢节奏,细致入微,才能真正走进他们心里。”客户经理赵晓华道出了自己的服务心得。

日常拜访中,赵晓华细心观察线路老年零售户的特点,在本子上一点点记录下来,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恰是打开群众心扉的关键所在。

红河镇零售户张玉兰,年过七旬,经营小店十几年来,由于店铺位置偏僻,以往遇到经营难题时常常手足无措。“以前遇到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心里是干着急。”自从与赵晓华结对帮扶后,情况发生了根本转变。

赵晓华不仅坚持每月定期上门服务,还针对张玉兰的实际情况,专门设计了一套“看图操作”法,将复杂的操作流程转化为直观易懂的示意图。“现在我也能熟练操作系统了,回头客越来越多,大家都说我的店铺越来越时尚了!”张玉兰欣喜地说。

为持续提升服务精准度,昌乐县局(分公司)创新实施“三张清单”工作法,即“服务需求清单”通过定期走访和线上调研,全面收集零售户诉求;“经营问题清单”对各类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精准识别共性与个性需求;“服务跟进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办理时限,确保件件有着落。

“数字是冷的,但服务必须是暖的”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服务理念的深化。昌乐县局(分公司)以提升零售户经营能力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农村网络终端建设,助力零售户实现全商品扫码、全店铺管理、全方式支付。

营丘镇杜楷烨对此深有体会:“过去用算盘对账经常出错,现在扫码就能掌握库存和盈利情况,一目了然!”

图为零售户利用智能终端系统查看店铺运营情况

同镇的冯老板对“商品热力图”功能赞不绝口:“轻点屏幕就能了解商品畅销程度,进货决策更有依据了”。

为确保每位零售户都能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昌乐县局(分公司)推行“因材施教”培训模式,对学习能力较强的零售户,侧重数据分析技巧培训;对年纪较大、接受较慢的零售户,则采取“一对一”跟进指导。这种分层分类的培训方式,让数字化管理在广大农村客户中生根发芽。

“守护他们的钱袋子,就是守护他们的生活”

“小王,快帮我看看,这条中奖短信要怎么填写信息?”零售户李阿姨兴奋地举着手机,脸上写满期待。

客户经理王者伟接过手机仔细查看,立即提高警觉:“李阿姨,这是诈骗信息!千万不要点击链接,更不能泄露个人资料!”

“真的吗?”李阿姨略显失落。

王者伟耐心解释:“这都是骗子利用人们期待‘意外惊喜’的心理设置的圈套。正规的抽奖活动绝不会要求预先提供银行卡信息。”

图为王者伟(右)向老年零售户宣传反诈知识并安装反诈软件

经历此事后,王者伟越发觉得做好零售户安全指导工作迫在眉睫,他立即着手将近期多发的诈骗案例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通过客户群广泛传播:“中奖短信莫轻信,要你先付是陷阱;个人信息保护好,陌生链接不乱点”。这些通俗易记的顺口溜很快在零售户间口耳相传,成为大家互相提醒的“防骗宝典”。

服务没有终点,温暖始终在线。昌乐县局(分公司)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信任,让服务的温度在一次次走访中传递,在一声声问候中延续。(张燚、刘亮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